到大清皇帝避暑山莊逛逛─故宮院藏兩幅行宮全圖導覽

清 熱河避暑山莊圖 彩繪紙本 局部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平圖021527
清 熱河避暑山莊圖 彩繪紙本 局部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平圖021527

文∣鄭永昌(作者任職於本院書畫文獻處)

圖∣提供

清帝木蘭秋獮活動與避暑山莊的興建

大清帝國為了有效維繫與塞北蒙古各部關係,除透過滿蒙聯姻政策外,自康熙皇帝以來,在承德地區最北邊,展開木蘭行圍的秋獵活動,一方面是對帝國將士行軍練武,更重要是向周邊藩部展示帝國的軍事力量。

配合著北巡秋獵活動的進行,清廷沿途修築起十餘個皇家行宮,提供皇帝隊伍休憩住宿,而作為行宮之一的避暑山莊(始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正是在此背景下誕生。隨著清帝北巡活動的制度化,避暑山莊地位逐漸從眾多行宮中脫穎而出,不僅是皇帝年度的「避暑」勝地與行圍秋獵前的補給站,又是皇帝北巡塞外期間,朝廷政令發布與君臣重要決策之處,更慢慢擔當起接待外賓與藩部重要領袖代表的行宮,已然成為清帝國第二政治中心。

由於山莊地位日益重要,宮廷畫師紛紛以避暑山莊為對象,繪製出各式圖繪。國立故宮博物院目前典藏兩幅作者名字不詳,題名〈熱河避暑山莊圖〉的作品(以下簡稱「山莊圖」),正是盛清時期宮廷畫師筆下的作品。山莊圖以全景式構圖、藉由立體透視技法,讓觀賞者當下感受到山莊布局、地理景觀以及空間面貌的氣勢,提供今人了解山莊全貌的一種方式。

清 乾隆年間 直隸通省輿地全圖 局部 彩繪紙本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平圖021434
圖中標線是清代皇帝從北京至熱河到圍場路線,從中亦看到沿途設置的行宮名稱。

避暑山莊圖概覽

由於圖中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訊息,我們無法從中得知本圖的作者與繪製年代。首先,從整幅山莊全圖來觀察,一幅以墨繪線描繪製(以下簡稱「墨繪本」),另一幅則以彩繪形式製作(以下簡稱「彩繪本」)。兩圖都是採全景式構圖,鳥瞰式視角,坐落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圖中圍繞山莊宮牆,是一道順應地勢,猶如一條巨龍,蜿蜒起伏,成為劃分山莊內外區域的重要界線。圖中央由麗正門開始,依序往左是倉門、坦坦蕩蕩門、碧峰門、西北門、惠迪吉門、流盃亭門、德匯門與城關門。此九門的規畫,適與北京禁城九門之制相合,體現著山莊位階在乾隆時期明顯提升的情況。

此外,兩圖均以宮殿區位居中央核心,繼而往外呈扇形放射狀開展。宮殿區建築群包括阿哥所、正殿、松鶴齋與東宮;視線往北移,此範圍由九個大小不等湖泊組成,各湖區周邊,星羅棋布著康熙與乾隆在位期間模仿江浙名勝景點興建的樓臺亭榭。景區間或廊橋步道相連,或獨自聳立湖中小島上,呈現出一幅塞外江南景色;湖泊區往北是平原區,景觀氛圍從江南忽爾轉向北方草原。此區是康熙皇帝時期木蘭行圍前試馬、選馬活動場地;乾隆時期,除原有功能外,更擴充作為接待蒙藏王公領袖與外國貴賓使節的外交空間。最後,從山莊園區往北,旁靠獅子溝與武列河岸邊的山巒,分布著雍親王(雍正皇帝登基前親王封號)府邸獅子園與著名外八廟建築群。

細部比對兩圖,無論是宮門數量、山莊形勢與寺廟布局繪製雖然相近相似,或許由於繪圖者視角不同,兩圖建築方位未必完全一致,但皆如實反映乾隆年間山莊工程完竣後的面貌。

清 熱河避暑山莊圖 墨繪紙本 高170,寬356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平圖021499

清 熱河避暑山莊圖 彩繪紙本 高148,寬376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平圖021527

彩繪本與墨繪本北側山巒區寺廟 局部
墨繪本描繪山莊北側山巒區的寺廟坐落群,左起羅漢堂、廣安寺、殊像寺、布達拉(普陀宗乘之廟)、扎什倫布(須彌福壽之廟)、藥王廟與大佛寺(普寧寺)。

兩幅避暑山莊圖的比較

墨繪本山莊圖以線描繪製,畫作以界畫技法,凸顯山莊建築立體感,予人一種沉重嚴肅的感受;彩繪本則藉由簡單樸素的水墨畫法,呈現出山莊整體寧靜安逸的景緻,並在園區中畫上鹿隻活動景象,為靜態山莊畫面增添些許生機趣味。

圖中描繪山莊群鹿活動周圍建築,分別是左側「松鶴清越」與右上方的「芳園居」。

再者,墨繪本內以方框標注山莊圖各景點建築,初步統計共122處。其標注位置準確,字跡清晰,對掌握山莊各處位置,提供重要參考價值;至彩繪本雖可見繪圖者在所屬建築景點以紅筆標注,粗略統計約75處,但標注字跡潦草模糊,辨識困難。尤有甚者,少數景點建物也出現標注錯誤,或出現同音異字的標注情況。筆者推測,彩繪本山莊圖似是一幅圖稿,或許是製作定本前的準備作品。

在山莊上、下湖區東邊,分別修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的「月色江聲」與四十八年(1709)的「清舒山館」,墨繪本與彩繪本兩圖所繪位置左右不同。參考《熱河志.山莊總圖》紀錄,應以墨繪本所繪位置正確。又兩圖標注的「花神廟」,是興建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山莊擴建晚期的建築。

兩幅山莊圖製作時間蠡測

兩幅山莊圖均未提供任何繪製年代訊息,若從圖內出現建物景點,最早是湖泊區康熙四十二年所建的「月色江聲」,最晚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修建的「花神廟」(又稱匯萬總春之廟)。據此或可推測兩幅山莊全圖繪製完成時間,應不早於乾隆四十年代晚期。

其次,深入比對兩圖繪製景點,彩繪本宮殿區標示著「萬壑松風」,而墨繪本沒有。「萬壑松風」是康熙皇帝六十一年(1722)將六歲弘曆(即後來的)帶到山莊讀書教誨之處,對乾隆皇帝繼承皇位上,具有相當深刻意義;反之,在墨繪本「萬壑松風」建築群上,未見任何名稱標示,而在宮殿區松鶴齋太后宮,卻見到「綏成殿」名稱標記。

此殿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改名「繼德堂」,並賜予皇十五子永琰(即後來的嘉慶皇帝)。「綏成殿」對嘉慶皇帝意義如同「萬壑松風」之對乾隆皇帝一樣,建築背後訴說著兩人皇位傳承故事。據此,個人推測兩幅避暑山莊圖繪製時間同樣是在乾隆年間,既不早於乾隆四十年代晚期,而彩繪本的出現又先於墨繪本。當然,這僅是筆者個人目前推測,仍有待往後繼續深入研究的必要。

宮殿區「萬壑松風」(右)與「綏成殿」(左) 比對兩圖對宮殿區建築景點描述,墨繪本標注的「綏成殿」與彩繪本標示「萬壑松風」,背後似乎正訴說著清帝國乾隆與嘉慶兩位皇帝皇位傳承的故事。

●本文摘錄自《479期2月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國立故宮博物院 乾隆皇帝 閱讀專題 故宮文物月刊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專題/集合啦,武俠迷!琅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專題一次看

被流量綁架的「社群時代」與現代心靈考──黃哲斌╳傅榆

文物闖進漫畫啦!認識台灣史前館:南科考古館與「人面陶偶」

你吃的是什麼烤鴨?北京與廣式烤鴨之間的3種差異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