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第1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 小說書評獎 二獎:翟翱〈另一種風花雪月的可能 評《傷心咖啡店之歌》〉
《傷心咖啡店之歌》是朱少麟的第一本長篇小說。本書當初在校園、網路上所引起的廣泛回響不亞於時下的網路小說,甚至可以說造成了一股風潮,迄今未散。
《傷心咖啡店之歌》探討的乃是現代人面對極度功利取向、追求出人頭地的資本主義社會所提出的質疑,像是馬蒂的邊緣人性格、素園的徬徨、海安的頹廢。其中亦不乏肯定追求者,例如吉兒與藤條。朱在書中企圖讓讀者去思考,在這樣的社會中,是否還有多元價值觀的可能?倘若不認同這樣一個「人吃人」的社會,是否能有生存的空間?高舉自由旗桿的資本社會,究竟賦予人多大的自由?作者藉著書中人物的質疑與對辯,使中心主題酖酖「自由」愈見清晰。儘管書中對於當代人所面對的問題有深刻的著墨,可仍有人斥此書為雅痞族的風花雪月,更直言《傷》只不過是本「高級的言情小說」。
小說以大都會台北為背景,以失去工作、失去愛情的馬蒂為主角,在她最失意落拓的時候,走進傷心咖啡店,也走進了她人生旅途中最混亂精采的風暴。就此層面而言,《傷》也是部成長小說。主人翁馬蒂從孤單、獨來獨往的薩賓娜蛻變成完成自我的悟道者。雖然經營傷心咖啡店的一票朋友最後分崩離析,可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也都完成了自我。事實上,此種以失意女子解放自我為題材的小說,從馬森的《夜遊》到朱的下一本小說《燕子》,已屢見不鮮。朱少麟的《傷心咖啡店之歌》究竟突破了什麼?帶給我們什麼?
朱少麟以第三人稱的觀點,將現代工商社會所面臨的種種衝擊顯露出來。主人翁馬蒂是個具有「社會適應不良症」的孤單女子,她永遠活在進退兩難之中,像是大學時與助教轟轟烈烈的愛情,卻換來在同儕中全面性的落單,乃至婚姻生活也蒼白得嚇人。馬蒂在琳達婚禮時的早到與匆忙離席,更凸顯了她永遠「不合時宜」的性格,朱成功刻劃了一位令人同情的女主角。除了馬蒂外,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角色,便是擁有超凡脫俗之貌以及萬貫家財的海安了。豪放不羈卻又聰穎過人的海安,是書中人物圍繞的中心。或者說,書中人物對海安都有著一定程度的眷戀。馬蒂就是在海安的引領下,拋下世俗的定見,飛往馬達加斯加。海安象徵著對現代社會的反動,他的辯難是對現代社會最無情的批判。同時他也狂放地遊戲人間,如其所言,他給予人們免費的觀看與遐想。儘管每個人都迷戀他,海安唯一愛的卻是在襁褓時就夭折的雙胞胎兄弟。看似無情的海安,其實是最深情的一個。可是在海安大加撻伐資本社會時,靠炒股票獲利的他,卻也是其中的既得利益者。這是書中頗值得玩味之處。
書中除了情節的表現外,主角們的對辯是另一重頭戲。學識唯一可與海安媲美的吉兒是對辯的重要角色,她與海安的針鋒相對,令人印象深刻,也增加了本書的深度。
不能否認的,朱的確點出了現代社會中既存的矛盾。然而其筆下的人物個個美若天人,從海安、吉兒,乃至素園、小葉皆如此。似乎有種太過飄渺的感覺,也削弱了小說的真實性。再加上許多過於浪漫的橋段,乍看之下更彷彿是在讀言情小說。書中另一瑕疵則是運用過多的心理分析,像是海安的自戀性格來自小時目睹雙胞胎兄弟的死亡,馬蒂的邊緣人性格源自冰冷的家庭生活。心理的溯源分析運用太過,有淪為制式之虞,也減低了人物性格的自主性。
朱在最後似乎藉吉兒之口給了我們對於自由的答案:自由來自愛,不只是人之間的情愛,包括對理想的追求。只要完全忠於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這段話與當初傑生告誡馬蒂之言,有異曲同工之妙。準此,甘願飛往馬達加斯加並死於斯的馬蒂,最後也真正獲得自由了。
或許有人認為寫風花雪月的作家已經太多,朱只不過是其中之一。然而朱藉其筆下人物,重新為我們道出自由之名,為這個時代留下屬於我們的註解。我會說這是另一種的風花雪月,另一種可能。
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