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說書 EP.15|創傷發生得太早,撕下負面標籤,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
主講人:朱亞君(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張純玲(寶瓶文化副總編輯)
播出日期:2020年9月23日
推薦好書:《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
文/寶瓶文化
每個想要自殺的孩子,都是在替父母「去死」。孩子無條件地愛父母,當父母把痛苦轉嫁給孩子時,孩子沒有能力區分這是誰的,只會統統收下,並且真切地覺得是自己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事實上,孩子的生命才剛剛開始,很多未知等待他們去探索。每個孩子都對這個世界很好奇,都想要活下去。
──節錄自第五章〈家庭裡的生死能量場〉
「媽媽說我小時候特別乖,可以一個人在嬰兒床上待著,很少哭鬧,不管誰逗都會笑。」
這是乖巧又貼心的孩子嗎?其實,這是為了求生存而壓抑自己需求,逐漸擁有「虛假自體」的孩子。
從地獄家庭走過來的李雪,提出當一個人無法在童年時,獲得母親適時的照顧,那麼成年後,內在將是破碎而空洞,僅能擁有「虛假自體」。「虛假自體」無法體驗到安全感和滿足感,極端的虛假自體更會引發人格障礙。
孩子容易將童年時母親對自己的冷漠、攻擊內化
李雪回憶與母親的互動,她說每一刀都像割在肉裡。她在大學畢業時,精神瀕臨崩潰,幾乎走上絕路。
原來,童年時母親對她的無回應、連續攻擊和不情願的付出,當她長大,她拿這些苛刻、冷漠與批評,更狠狠地攻擊自己。
每一個「背鍋」的孩子,都想要「拯救」父母
●你習慣當好人,難以拒絕別人,因此常委屈自己?
●你總擔心自己提出的請求,別人會無視?
●你總覺得一個人要夠優秀、夠完美,才值得被愛?
●你已擁有一切,卻仍覺得內心空虛不已?
透過自我覺察,明瞭烙印在心上的傷,重新愛與滋養自己,以及學習並立下與父母的界限,是李雪給在原生家庭受創的你的建議。特別是後者,允許父母有各種情緒,但不必為他們的情緒負責。當我們選擇做回自己,我們就能活出跟父母不一樣的人生。
本集完整版影片:
本文為寶瓶出版社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精選影音
系列文章
瓶說書 EP.49|工作到現在,你有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嗎?
文/寶瓶文化 推薦書:《每一次職涯瓶頸都是轉機──資深生涯諮詢師帶你跳脫外在困局,清除自我苛責,重寫人生劇本》 談書人:林歆婕(寶瓶文化營銷部主任) 「該轉職嗎?」──「我能勝
瓶說書 EP.48|工作到現在,你有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嗎?心理學大師蘇珊.佛沃寫給在愛情中快要殉道的你|《癡迷》
推薦書:《癡迷:心理學大師寫給在愛情中快要殉道的你》 談書人:丁慧瑋(寶瓶文化編輯) 壓抑、焦慮、害怕、嫉妒、絕望、孤獨…… 你像個溺水的人,用盡最後力氣呼喊:「為什麼不愛我……」
瓶說書 EP.47|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獻給力挽親子關係,卻挫折的溫柔父母
推薦書:《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30個關鍵指引,陪孩子、也陪青春期的自己再長大一次》 談書人:丁慧瑋(寶瓶文化編輯) \\本集重點// 瓶說書開始 --- 00:00父母的30
瓶說書 EP.46|每個打結的家長都想遇到的老師!|黃俊堯《當老師真是太棒了》
推薦書:《當老師真是太棒了:一位年輕老師在教育現場的無限可能》 談書人:丁慧瑋(寶瓶文化編輯) 一位帶班經驗如白紙的老師,遇上白紙般的孩子們── 原本認定「我們就是爛」的班級,漸
瓶說書 EP.45|文學史上最著名的一本父愛創傷——讀卡夫卡《給父親的一封信》
推薦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談書人:朱亞君(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耿一偉(衛武營國家戲劇文化中心戲劇顧問) 你是我衡量所有事物的尺度。 你沒有覆蓋到或者你無法覆蓋的領域,才可能是我的生
瓶說書 EP.42|我們的關係為何走到一步?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主講人:丁慧瑋(寶瓶文化編輯) 播出日期:2022年7月6日 推薦好書:《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 文/寶瓶文化 夫妻兩人,與婆婆的「三角關係」;她原諒先生外遇,但鞭撻著出軌的自己;
瓶說書 EP.44|徵信社都在做些什麼?歡迎光臨宅爾摩斯的萬事屋
主講人:丁慧瑋(寶瓶文化編輯)、謝智博(《宅爾摩斯的萬事屋》作者) 播出日期:2022年10月5日 推薦好書:《宅爾摩斯的萬事屋》 文/寶瓶文化 偷拍、針孔攝影、錄音筆,尋人、跟監
瓶說書 EP.43|大師兄毫無掩藏的「沉船」告白!初戀甜蜜酸澀,與那些關於寂寞的故事
主講人:丁慧瑋(寶瓶文化編輯) 播出日期:2022年8月3日 推薦好書:《孝子》 文/寶瓶文化 在大師兄長長的魯蛇人生中,曾經有一段最低潮的時期,大學時,大師兄為了照顧中風的爸爸而休學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