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聲國際音樂大賽「作曲組」冠軍卓綺柔 再獲廣藝特別獎成最大贏家

第二屆灣聲國際音樂大賽,15日舉行「作曲組」決賽音樂會,圖片取自灣聲國際音樂大賽Facebook。
第二屆灣聲國際音樂大賽,15日舉行「作曲組」決賽音樂會,圖片取自灣聲國際音樂大賽Facebook。

以台灣音樂文化為核心的灣聲國際音樂大賽邁入第二屆,今年聚焦於小提琴與作曲兩大競賽項目,參賽作品皆以台灣為元素,展現濃厚的本土風格。15日先舉行「作曲組」決賽,於台北中山堂中正廳熱烈登場,優秀音樂家齊聚一堂,競爭激烈,最終得獎名單正式揭曉。

本屆作曲組賽事,由作曲家卓綺柔脫穎而出,其作品《風車之岸》不僅勇奪第一名,更同時獲得樂團團員票選獎與廣藝特別獎,成為當晚最耀眼的音樂之星,第二名則頒給Jean-Charles Gandrille《臺灣狂想曲》、第三名是劉德奕《紙傘・桐花・雪》,桂冠獎分別由蘇鈺淇《灣島原遊紀》、李翎喬《繞境塵夢》獲獎。

第二屆灣聲國際音樂大賽,15日舉行「作曲組」決賽音樂會,圖片取自灣聲國際音樂大賽Facebook。

灣聲樂團音樂總監李哲藝表示,藉由灣聲國際音樂大賽讓世界各國的頂尖好手認識臺灣作品以及臺灣文化,再將臺灣音樂作品傳遞國際,今年賽事更全程網路直播,讓全球樂迷共同見證這場屬於台灣的音樂盛事。

此外,今年賽事也受到廣藝基金會的關注與支持,首度成為「協力單位」,設立「小提琴組」與「作曲組」特別獎,由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親自參與評選,進一步肯定並鼓勵台灣本土音樂創作的發展。

本屆「作曲組」評審由國際知名音樂家共同評選,除了李哲藝總監外還有林京美、顏名秀、旅居美國的陳可嘉、來自新加坡的王辰威、香港的伍卓賢等大師,還有曾在新年音樂會中為灣聲樂團譜曲的瑞士作曲家-法比安・穆勒(Fabian Müller)。

隨著「作曲組」決賽圓滿落幕,接下來小提琴的複賽、準決賽以及決賽音樂會,將在2月18、20、22日展開,來自各國優秀琴音即將響徹舞台,為本屆灣聲國際音樂大賽寫下更多精彩篇章。

●本文為 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第二屆灣聲國際音樂大賽 主視覺。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音樂 AQ廣藝誌 創作 音樂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乙未之役130週年!臺史推出講座、VR及書展 省思台灣最大抗日戰爭歷史

360度環繞聲超沉浸!北藝中心「球劇場」升級國際級音響系統

當舒伯特組曲遇上台語?詩人鴻鴻執導《末日前的冬之旅》 爵士品讀經典歌劇與孤寂

臺灣史前第一人吃什麼?臺南美食之都必看「發現第一人巡迴展」解密史前歷史與遺跡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