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池上稻浪開演!林懷民親自教孩子復刻「薪傳」

雲門舞集為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舞者在翻飛的金黃色稻浪和天光雲影之間演出「天光‧霞」。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攝影/劉振祥
雲門舞集為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舞者在翻飛的金黃色稻浪和天光雲影之間演出「天光‧霞」。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攝影/劉振祥

金黃稻浪之間,霞影天光流轉。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昨(22日)在池上鄉天堂路稻作區開演,雲門舞者先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這支舞作是藝術總監在疫情期間創作,舞者用身體打開疫情帶給人類的限制。專業舞者舞畢,16名池上國中小學生進場,舞出創辦人親自手把手訓練的彩蛋版「薪傳」,贏得台下熱烈掌聲。

池上小舞者演出的「薪傳」段落「耕種與豐收」,本來就是秋收的場景。林懷民半世紀前創作的「薪傳」,此次回到土地上由孩子舞出,彷彿完成一段生命的循環。此一創舉不論對池上或雲門、舞蹈與鄉鎮,都深具傳承意義。

今年是「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第15週年,也是50周年。台灣好基金會與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邀請雲門舞集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除了雲門專業舞者在稻浪上飛舞,16名池上的國中與國小學生也獻演「薪傳」片段,實際在稻田旁跳出「耕種與豐收」,宛如從舞蹈跳進現實世界。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看到眼淚都掉下來,「這是給孩子最大的禮物。」

林懷民前幾天就已經抵達池上,親自帶領池上的孩子跳「薪傳」。他表示,近半世紀前編這支舞時,「希望小孩都可以跳」,但編出來的版本「舞者說累死了、小孩怎麼可能跳?」沒想到孩子的成績讓專業舞者「嚇一跳」。鄭宗龍表示,他也跳過「薪傳」,發現林懷民把孩子當職業舞者訓練。昨天池上版「薪傳」舞畢,林懷民上台後還不忘對小舞者耳提面命,充分展現「嚴師出高徒」。

「霞」是鄭宗龍在疫情期間的作品。舞者被隔離在家,鄭宗龍用視訊讓隔離在家的舞者即興演出,把舞者的動作轉化為愉悅動人的「霞」,有如清晨劃開黑暗的天光。此次來池上他整併兩個版本,重新整理成一齣全新的「天光‧霞」。舞作中有不少挑戰身體極限的動作,他表示,受困疫情讓舞者想打開身體的束縛,而「霞」是天光的折射,也折射人的情感,則呼應池上的天光雲影。

而「天光‧霞」的配樂是日本爵士音樂家清水靖晃重新詮釋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用4把薩克斯風演繹出不同的音高與和絃。鄭宗龍表示,他希望透過音樂呈現「個人很小,孤獨很巨大」的感受。

前天雲門演出鄉親版時,池上熱到30度,舞者在發燙的舞台上跳到雙腳起泡、留下血腳印;昨天池上氣溫遽降,舞者換成迎戰強勁的東北季風。鄭宗龍表示,這讓舞者體會「農夫如何在大自然中奮戰與工作」,相當有意義。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手把手調教池上的國中與國小學生跳雲門代表作「薪傳」中的「耕種與豐收」,在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演出。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攝影/劉振祥
雲門舞集為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帶來彩蛋版「薪傳」,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手把手調教池上的國中與國小學生跳雲門代表作「薪傳」中的「耕種與豐收」。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攝影/劉振祥
雲門舞集為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舞者在翻飛的金黃色稻浪和天光雲影之間演出藝術總監鄭宗龍的「天光‧霞」,以及池上國中小學生在林懷民調教下舞出的「薪傳」。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攝影/劉振祥
雲門舞集為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舞者在翻飛的金黃色稻浪和天光雲影之間演出「天光‧霞」。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攝影/劉振祥
雲門舞集為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舞者在翻飛的金黃色稻浪和天光雲影之間演出「天光‧霞」。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攝影/劉振祥
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昨在台東池上鄉天堂路稻作區開演,雲門舞者先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這支舞作是藝術總監鄭宗龍在疫情期間創作,舞者用身體打開疫情帶給人類的限制。記者陳宛茜/攝影
雲門舞集為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舞者在翻飛的金黃色稻浪和天光雲影之間演出「天光‧霞」。圖/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攝影/劉振祥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雲門舞集 台東 鄭宗龍 林懷民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親愛的彼得先生》改編同名小說 果陀劇場音樂劇帶你幽默體驗婚姻

顛覆傳統劇場表演!《腳不落地的孩子》馬戲與音樂劇雙重震撼來襲

白恐受難者顏世鴻享耆壽98歲 自傳《青島東路三號》銘記不義遺址歷史教訓

文化部「第46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書單揭曉 以閱讀探索世界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