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雜誌險熄燈 募資轉型找孫維新當總編輯

「科學人」雜誌轉型重生,三月號封面進行全新嘗試,特別使用鏡面反光材質製作,只要民眾拿起雜誌,透過反射原理成為「科學人」封面人物。圖/貝殼放大提供
「科學人」雜誌轉型重生,三月號封面進行全新嘗試,特別使用鏡面反光材質製作,只要民眾拿起雜誌,透過反射原理成為「科學人」封面人物。圖/貝殼放大提供

「科學人」去年面臨營運困境一度喊停,最後由大江生醫集團與貝殼放大群眾顧問公司共同注資,和一起成立台灣科學人公司,並邀來天文學家孫維新擔任總編輯,也展開。轉型後的「科學人」經營團隊由年輕一代接手,內容增加台灣觀點,將國內內容提升至五成。「人們必須知道未來在哪裡,才知道如何調整現在。」孫維新表示,轉型後「科學人」希望讓讀者知道尖端科技的發展方向,從而知道面對與準備未來的挑戰。

創刊於1845年的美國「科學人」雜誌( Scientific American),是全球雜誌的第一品牌。台灣的科學人雜誌,則由遠流於2002年引入,以美國「科學人」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基礎,加上台灣的科研結果;總共發行超過250期、共12000多篇文章。

孫維新二月接手「科學人」總編輯,三月號雜誌已呈現全新面貌。封面使用鏡面反光材質製作,只要讀者拿起雜誌,透過反射便會成為「科學人」封面人物。孫維新笑著表示,許多讀者「以為拿到時尚雜誌」。四月號「科學人」則因應低軌道衛星的主題,封面在亮處是燦爛夜空,拿到暗處就會看到人造低軌道衛星畫過去的痕跡。

而從三月份開始,原有「科學人書摘」欄位改名為「知識搖籃」,並邀請到專欄作家分享讀後心得、再搭配由編輯挑選推薦的科普書籍。孫維新表示,未來每期都會有一個主題,搭配相關新聞與台灣觀點,他也會以總編輯身分撰寫文章談此一主題。

孫維新舉例,四月號「科學人」主題是低軌道衛星。馬斯克的太空技術公司 SpaceX 將數千顆低軌道衛星送入軌道,目的是向地球上偏遠地區提供高速網路服務。然而這些人造衛星卻會破壞自然美感、並讓天文觀測受到影響。「科學人」除了介紹低軌道衛星,也會用台灣觀點撰寫此一科技成就對各領域的影響,封面照片則使用台灣鹿林天文台拍攝的夜空照片。他指出,美國「科學人」的讀者群之一是企業領袖,因為他們知道,新科技會決定未來企業的方向。

●「科學人」也在上月底發起「探索永不停止『科學人』重啟集資計畫」,參與者可成為科學人俱樂部會員,享有免費參觀特約博物館與限定會員專屬活動等權利。網頁:https://backme.tw/ref/2xhI6

「科學人」雜誌轉型重生,以群眾募資展開新生命。圖/貝殼放大提供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群眾募資 科普 雜誌 遠流出版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成功進軍國際的台漫!LINE WEBTOON超過400萬點閱《要是未曾相遇就好了1》上市

展開跨越時空的對話!不思議童書作家的另類繪本史《繪本不思議》

OMIA學東西讓今年聖誕節不一樣!好物選品再送學習體驗券

受瘂弦啟蒙文學創作之路——林文義新書《我愛過的八○年代》發表會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