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書《島》 賴香吟:努力以文字寫出自己觀察到的一切

賴香吟《島(2022新版)》。(圖/聯合文學)
賴香吟《島(2022新版)》。(圖/聯合文學)

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解嚴不保證快樂與希望,作家今天(6日)表示,她試圖以文學摸索時代,站在文學的位置,努力以文字寫出自己所觀察到的一切。

賴香吟今天(6日)在台北文學森林舉行短篇小說集「島」新書分享會,與政大台文所教授范銘如進行對談,為書迷導讀這本緊貼時代脈動的小說。

賴香吟表示,「島」這本書的寫作時空正好從解嚴開始,時隔多年出現許多令人困惑的現象,她看到力有未逮、心有餘而力不足之處,以及理念與實際之間的差距。

賴香吟表示,人們天真以為解嚴就一切OK,就自由了,就迎來快樂希望,7、8年間卻一同經歷了摸索、衝撞及幻滅,嚴重戳傷許多對解嚴抱持快樂希望的人,「我認為這是解嚴之後延遲的功課,宿命的難題一直沒解決,有些問題會累積,但最終會解決。」

賴香吟說,如果1987年是第一次解嚴,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就是第二次解嚴。

政大台文所教授范銘如指出,賴香吟的作品從「隔」的文學迄今走到了「不隔」,賴香吟則回應,早期作品會有「隔」的距離感,是因為察覺到自己的無從判斷、無力判斷,因此採取了一種很遠的距離,或從空中俯瞰的角度,讓自己只是一個提醒者,「其實我跟故事裡的人一樣,不知該走向何方」。

賴香吟表示,如同她在後記中所寫的,「島」是一冊懷疑之書,而悲憫是小說家基本的要求,對於自己筆下的人物,她無法殘忍,「因為他是人,你也是人,我沒有權利這樣對他」。

賴香吟說,文學是一種預感,但不是像靈媒一般的神通廣大,而是來自作者對周遭事物的觀察與知識累積,從而進行判斷,而小說文體格外要求對人性的觀察與理解,進而展現其弱點、缺點,人們會在怎樣的情況下掉進某些洞,從中爬出來時內在的過程又是如何,「這些都是小說家最常做的事,也是小說家最大的挑戰」。

總編輯周昭翡則比較了2000年舊版「島」與現今2022年新版的不同。賴香吟1987年發表第一篇小說「蛙」,到新版最後一篇「雨豆樹」的發表則已來到2017年,時間跨度長達30年,舊版是未完成,在新版終於看到完整呈現的思考輪廓,是一名創作者30年錘鍊的成果。不僅是賴香吟回溯個人文學創作的旅程,更扣合台灣歷史受到政治影響的狀況,十分難能可貴。

作家賴香吟(前左5)6日在台北出席短篇小說集「島」新書分享會,會後和書迷朋友以及聯合文學總編輯周昭翡(前右5)、政大台文所特聘教授范銘如(前左4)、文訊雜誌社長封德屏(前左3)等人合影。(聯合文學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1年8月6日

●前往購買《島(2022新版)》電子書,udn會員獨享購書優惠。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聯合文學 華文小說 賴香吟 紀州庵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畫出你的創意,最高拿8,000元獎金!OMIA學東西徵件開跑

「夏天,是相遇的季節。」受國際矚目韓國新世代漫畫家星溧首作

人生再開學!Hami書城推全民升級方案,訂閱首年8折!

紙本書市場縮減,出版業如何突破困境、創造暢銷潮流?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