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新藝文地標「聲音博物館」力邀金獎演員陳竹昇、名作家蔣勳爬梳民謠脈絡

組圖/琅琅悅讀
組圖/琅琅悅讀

全台灣最南端新增一座新的藝文地標!屏東縣府斥資8億元打造文化中心民謠館開幕,6月22日舉行啟用儀式,館內一樓「」推出首檔主題展覽《恆春半島聲音百事-關於半島文化的一百個聽覺線索》採集恆春半島上的萬籟絮語,將聲音化為楔子闡述在地故事,以及常設展「風土生歌 育民謠」,力邀金獎演員陳竹昇出演開幕片、名作家獻聲導聆,引領大眾踏上聽覺感官旅程,展開半年的放映期,帶領大家感受半島豐滿的人文地景與記憶故事。

關於恆春文化中心

恆春文化中心分為民謠館與劇場館,基地位於恆春國中、恆春社福館、以及國定古蹟恆春城東門之間,占地面積9,652平方公尺,由獲台灣新銳建築師獎得主建築師「王銘顯」與日本知名建築師「團紀彥」聯合設計,建築特色整合海洋文化、古蹟等元素。恆春文化中心外觀設計有如停靠在海灣中的船隻,不僅融合周邊恆春古城城牆,還具有地標性,且內部空間也將規畫同樣融入古城及月琴等意象,強化在地特色。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內部空間規畫共有三大區域:聲音博物館、民謠館,以及圖書閱讀空間。一樓展示為「民謠館」和「聲音博物館」、二樓是挑高兩層樓高「純白閱讀書牆」的,透過主題書館除了恆春半島的在地文化特色選書外,期待以圖書閱覽空間推行在地文化傳承之餘,也能成為台灣民謠研究基地。另外,挑高設計打破固有空間形式,展現更加遼寬廣的閱讀空間。另外2022年剛開工動土的其他樓層與空間預計114年完工,包含劇場館將有演藝廳、視聽會議室、相關演出排練空間等藝文平台,與餐廳、商場等商業服務空間,遊客在享受藍天碧海的半島風光之餘,還能看到恆春「定目劇」傳承400多年最在地文化。

甫剛落成的恆春文化中心外觀。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6月22日開幕,唱盤造型入口處。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挑高兩層樓高純白書牆的圖書館空間。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挑高兩層樓高純白書牆的圖書館空間。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館內空間亮點與常設展特色

聚焦目前已經開放的空間,文化處指出,民謠館1樓配置台灣首座以地方故事為主題的「聲音博物館」,以抵禦落山風的風剪樹為精神地標,分成聲風景廊道、聲音之樹、故事收音機、聲波指路站及半島旋律音箱六個展區,頗析半島今昔故事,從自然風景、人文故事直至音樂藝術,民眾依循聲音線索即可展開屬於半島的聽覺旅程。

由在地工藝師以瓊麻編織、象徵恆春半島落山風下堅強生長的風剪樹為中心。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聲音博物館」展覽內一隅。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聲音博物館」展覽內一隅。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聲音博物館」的聲波指路站。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另外,常設展區則以「風土生歌 育民謠」為題,透過5個展示區,分別是「發現恆春民謠」、「歌在生活裡」、「聽他們唱歌」、「月琴與民謠的關係」、「讓我們繼續傳唱」五大子題,爬梳民謠發展脈絡。

「聲音博物館」外以聲波造型的室內設計。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常設展「風土生歌 育民謠」展示區。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內部閱讀空間。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開幕片由榮獲第54屆最佳男配角的演員陳竹昇,演繹採集故事的聲音旅人,期盼透過角色深度探訪恆春半島,找尋屬於聲音情感的根。開幕影片《四季如春,就是半島的歌聲》,以如夢似幻的泡茶場景開頭,陳竹昇品飲而說道:「聲音是一支鑰匙,今天我們要用歌來開門」。片中,陳竹昇並與恆春民謠保存者吳登榮藝師共同以月琴彈唱,琴弦間激盪出旋律和鳴,呈現自土地生長的歌與情感。

特映精華片段:

取自由屏東縣政府所經營Youtube頻道「屏東藝遊」: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_聲音博物館👂🏼開幕特映-精華版

聲音博物館開幕片,由金獎演員陳竹昇(右)與民謠傳藝師吳登榮(左)共同合作。圖/屏東縣政府

聲音博物館開幕影片中的片段。圖/屏東縣政府

聲音博物館開幕影片中的片段。圖/屏東縣政府

展覽同時邀請集作家、畫家和詩人於一身的蔣勳老師,以「聲」為畫,在半島旋律音箱展區限定的《聆聽恆春》特輯,蔣勳描述了聲音與大地母親的連結,細數恆春半島獨有的聲響:南排灣族吟唱古謠、民謠曲調伴月琴、落山風颯颯作響、海浪拍打礁石、山林間的蟲鳴鳥叫,「恆春半島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聲音資料,讓我們閉起眼睛來,聆聽大自然給我們最美的歌聲。」不僅勾勒對恆春半島的記憶,透過聲音打開南國半島的故事新篇章。

在Podcast節目「蔣勳_美的沉思 回來認識自己」中最新一集發布的主題:聆聽恆春半島中,也探討許多與恆春有關的聲音故事,從自己對聲音情有獨鍾的初戀感出發,到打滾廣播圈多年的經歷,不只分享自己對聲音美好記憶,也透露協助聲音博物館錄製導聆時的幕後花絮與無限感動。

文化處表示,策展團隊於恆春半島進行為期一年的田野調查與聲音採集,將半島豐富的自然生態、飲食風土、多元族群構築的記憶故事、音樂藝術與常民生活,重新栽進土地裡,再述、轉譯與廣納進聲音博物館當中。

館內也特別收錄極具代表性的恆春民謠傳奇歌手–陳達的歌謠,由長期支持文化及教育的洪建全基金會特別提供《陳達和他的歌》音樂,讓更多人聽見孕育於這片土地的純粹聲音,更多內容歡迎大家鎖定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官方網站。

貴賓大合照。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右1)蔣勳老師參與開幕與「聲音博物館」展覽內一隅。。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粉專

展覽資訊

恆春半島聲音百事-關於半島文化的一百個聽覺線索

時間:2024/6/22~
地點: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地址:屏東縣恆春鎮東門路一巷6號)
開放時間:週二、三、四、日9:00-18:00;週五、六9:00-21: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恆春 蔣勳 博物館 金馬獎 圖書館 聲音博物館

逛書店

延伸閱讀

55幅大師名作終於來台灣!高美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探索百年當代藝術史

臺文館「文學千層.故事連城」鄭經手稿初亮相 閱讀400年的文學史

臺史博「清法戰爭:西仔反印象記特展」法國珍貴史料與攝影回顧戰事記憶

【心理測驗】你是哪位藝術家?莫內、高更還是草間彌生,發現自己的藝術家性格!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