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鄉30年無法返台 北美館辦「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
旅日台籍藝術家何德來曾與同樣留日的廖繼春、陳澄波、顏水龍等人組成「赤陽洋畫會」。他受戰後情勢影響定居日本,除了1956年回台舉辦個展之外,1986年過世前未曾再踏上故土;故鄉成為他作品中永恆的鄉愁主題,也發展出超然於台灣文藝主流的繪畫風格。
今年是何德來的120歲冥辰,北美館舉辦「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展出200餘件精彩原作及文獻,讓畫作代替何德來回到故鄉。
北美館表示,該展由館內策展人廖春鈴、林宣君策畫,整合館藏與家屬手上未曝光的書法、水彩、素描,以及筆記、手稿、照片等文獻檔案,展出200餘件精彩原作及文獻。展區分八大主題:「東美」、「新竹」、「新構造社」、「母.妻」、「目黑.家」、「生命.探源」、「筆.墨」、「速寫.風景」,以更寬廣的創作脈絡,立體而完整地呈現藝術家開拓個人藝術道路歷程。
何德來出生於新竹州淡文湖庄(今苗栗縣造橋鄉談文村),1922年即赴日就學,以榜首考入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並於日本近代西洋畫家和田英作門下學習。在校期間,他與同樣留日的廖繼春、陳澄波、顏水龍等人組成「赤陽洋畫會」;1932年返台、和李澤藩、谷喜一等成立「新竹美術研究會」,並在故鄉新竹居住兩年,對於新竹地區的現代美術推展貢獻良多。
其後何德來因胃疾就醫,1934年底再度返日。爾後,受到日本戰前與戰後情勢的影響,從此阻斷他與台灣美術的連動。自1947年起,他便以日本美術團體「新構造社」會員的身分,在日本公募展體系當中,穩定而持續地開展其繪畫創作,除1956年回台舉辦個展之外,何德來1986年過世前都未曾再踏上故土台灣。
因長住日本,故鄉台灣之於何德來遂成為其創作中永恆的母題。他透過繪畫或是詩句表述自己「生於南島、長於東京」。為完成藝術家「歸鄉」的遺願,長年照料何德來的姪子藤田騰鯨(何騰鯨)在他過世之後,捐贈大部分的遺作,含油畫、素描、書法,共計109件作品予北美館。
何德來作品「五十五首歌」,將藝術家自述一生境遇的多首和歌文字構成夜空,並藉由墨色濃淡與錯落鋪陳出空間的景深,上方留白的圓月則昭示一點未滅的希望;其創新技法與深沉意涵的混融,標誌出何德來一生創作的巔峰。
何德來和箏琴家木邑秀子因關東大地震相識,並於1931年結婚;妻子在1973年辭世之後,何德來頓失人生重心,作品〈背影〉描繪其妻生前所歷經的最後一個夏日,專精箏道的秀子面對庭院專心地彈奏,平淡而雋永的圖像背後寄寓著不盡的思念。
何德來夫婦定居於日本東京目黑區,住家的庭院對何德來而言好比一微型宇宙,是畫家靜觀天地萬物,探知其生成與運行之所在。他常刻意採用單色系和極簡構圖,平塗純粹的色彩、線條來描繪日常意象。這種以環境為出發的創作視角,也可見於藝術家反覆出現的另一自然母題:「月夜」。從1962年〈黎明〉、1963年的〈明月〉與〈月明〉,皆以月形襯比天空及海面的遼闊,並運用色彩或墨色的漸變勾勒出雲影變幻的天色。
北美館表示,「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作為研究型的展覽,除典藏品的研究之外,後續亦盤點館內與家屬長期悉心保存的檔案文獻,規畫建置「藝術家特藏:何德來」主題網站。並將他1973年至1980初的手稿彙編為「吾之道續篇:何德來詩歌選」。8月13日及9月9日下午於則展場舉辦「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演奏會,邀請演奏家劉穎蓉(尺八)及徐宿玶(日本箏),依本館典藏之藝術家親手譜曲的原稿演奏。相關展覽資訊請參見北美館官方網頁( http://www.tfam.museum )。
展覽資訊
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
時間:2023/07/08 - 10/22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展覽室2A、2B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