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需要「都市林」?別等到樹消失了,才懂得它的好

圖/freepik
圖/freepik

原來樹木在都市裡生存很不容易:樹根要很努力才鑽得進道路下方的超硬土壤,要與下水道和電纜爭生存空間。陽光被建築物擋住,永遠都不夠…… 認識與我們一同生活在都市裡的樹木,培養孩子關懷社區與環境之心,建立未來永續生活必備SDGs素養。(編按)

文/安德烈亞.柯提斯(Andrea Curtis)

  樹木能說的故事可多了。它們幫忙塑造了世界各地城市的歷史和發展。

  在城市出現之前,先民在生活周遭的河流、湖泊、小溪和海洋附近的森林與綠地中開拓家園。他們與土地和樹木有著深厚的連繫。

  隨著新的住民抵達,有些人遠道而來,他們砍伐樹木、挖掘樹根,騰出更多家園小徑、馬路和建築物所需的空間。他們用木材建造房屋和家具、製作工具。用木材生火,烹煮食物和取暖。

  有些樹木繼續生長在這些早期城市的郊區,或在人們可及的林地中。部分樹木被留下在教堂、寺廟、清真寺附近或圍牆邊,人們聚集在此慶祝,或是擺攤販售商品。有錢人家則在自己的私人庭院中種樹。

  直到約四百年前,西方城市才開始在主要道路,或是遊行路線上種植觀賞樹木。那個時代,大多數都市的中心並沒有太多的樹木或灌木。

  後來,在十八世紀末,工業革命興起。社會從栽培農作物的農業,轉變為依賴製造加工商品的經濟模式。大規模生產衣物和農具等商品的工廠進駐,城市的人口急劇增加。

  這些擁擠的地方往往骯髒且受到汙染。如紐約中央公園和倫敦維多利亞公園等公共場所便就此誕生,讓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清新的空氣,以及樹木和大自然的療癒力。公園的概念開始廣泛應用於都會區,在公園和街道上種植樹木,很快就成為都市計畫的例行工作之一。

書名:《城市中的森林》
作者: 安德烈亞.柯提斯(Andrea Curtis)
出版社:小麥田出版/城邦文化
出版時間:2024年9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西元一九一四~一九一八年)結束後不久,由美洲榆小蠹傳播的致命真菌,開始殺死覆蓋著英國和歐洲街道、人行道的壯麗榆樹。

  二十年內,荷蘭榆樹病傳播到亞洲和北美洲,數十年來殺死了數十萬棵樹木,摧毀了許多地方,這些地方變得荒涼無物,有些地方還飽受空氣汙染和水汙染之苦。

  樹木消失後,人們才真正明白它們對城市的重要性。

  一九六〇年代,多倫多大學的教授埃里克.約根森提出了「都市林」的概念。強調城市中的樹木應該與傳統森林中的樹木不同。樹木必須被視為獨特且相連的生態系的一部分,是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

●本文摘自之《【SDGs主題】城市中的森林:都市樹木生長祕密大公開,認識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的知識繪本(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書單)》。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小麥田出版 繪本 親子 路樹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如何聰明處理資產?可先試算遺產稅,再決定需否生前贈與

冬天眼睛乾!乾眼症逐年攀升與空汙、3C藍光和生活壓力有關

工作時如何享有最大自由?商管暢銷作家分享追求品質的重要

如何有效經營社群軟體?多辦簡易抽獎活動有利帶動品牌效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