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累計2874處文資 文化部6年編160億保護古蹟

高雄市「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在古蹟日介紹傳統藝術,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右一)聆聽介紹。圖/文化部文資局提供
高雄市「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在古蹟日介紹傳統藝術,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右一)聆聽介紹。圖/文化部文資局提供

「2023」活動今登場,以「在生活中遇見」為主題,串聯22縣市舉辦「全國文化資產行動博覽會」,結合傳統與創新表演,讓全民認識文化資產的美好。

古蹟日活動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開幕,由「吳登興X藝姿舞集」與2023年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柯智豪率領的「三牲獻藝」共創合演,傳統龍鳳獅搭以廟宇音樂元素混電子樂,揉合民俗與前衛電音,展現文化包容性。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說,「文資保存是和時間賽跑」,全國古蹟、等有形文資累積達2874處,文化部爭取史上新高預算,行政院核定「歷史與文化資產維護發展計畫」第五期從113到118年,共159.44億元,投入各種文資保存。

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表示,文資局與歐洲同步在9月第3周末辦理「全國古蹟日」活動,串連22縣市推出「全國文化資產行動博覽會」,讓民眾深入體驗各地文化資產的美麗與歷史價值。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今開放「文資傳匠工坊」,是全國唯一培育傳統匠師基地。邀請人間國寶傅明光示範瓦作技術,不加現代防水毯,做到滴水不漏。

同場「大師對談」以「文資老市場」為題,邀請文資保存大師傅朝卿教授與談,「台灣的市場」作者葉益青、新富町文化市場總監洪宜玲、彰化北斗紅磚市場陳光鏡,分享傳統市場活化。

「傳藝手作坊」安排糊紙、泥塑、漆藝、花窗木刻、製筆及纏花等手作,由藝師與藝生帶領民眾體驗傳統工藝的細膩與奧妙。

「特色市場活化再造主題特展」呈現4個不同時空的古蹟市場如何改變,與民眾再次相遇。

開幕式發表新書「歷史上的刺蝟島-前進全台十四處戰爭與軍事遺構國定古蹟」,以台灣重大歷史事件為經,因應事件興修的防禦性建築為緯,介紹6個事件與時代背景,可依專書探訪各地的軍事遺構國定古蹟,時代更迭的城牆、砲台、要塞、營壘等。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人間國寶李秉圭、陳啟村及洪平順、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長陳佳君、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文資傳匠工坊主持人邱上嘉等出席。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全國古蹟日 文化資產 歷史建築 工藝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香港設計書店openground來台 在重本書店「暫時開放」

2024歐洲台灣形象展「馳聘躍影」故宮以AR駿馬促台歐文化交流

2024台中藝博會展商名單公布 主題「天際線」展現城市美學品味

看表演有人顧小孩! 兩廳院「演出中孩童陪伴」好評上線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