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 琅琅悅讀

活動專區 全館電子書85折起 奪命炎上 聯文《最令人愉快的謀殺案》


取消 確認

News
典藏今藝術 第295期

典藏今藝術

第295期
所有期數96
出刊頻率
月刊
格  式
PDF
單期 NT$ 180
NT$ 120
單期 NT$ 180
NT$ 120

所有期數

出版資訊

出版日期
2017-04-01
線上出版日期
2017-03-31
分級
普級
語言
繁體中文
閱讀更多

本期介紹

本期主題:港島的亞洲脈動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於3月盛大展開,無畏近年政經動盪對藝術市場的影響,銷售金額持續成長。本期《典藏‧今藝術》專題「港島的亞洲脈動」,將帶領讀者親臨香港巴塞爾現場以及周邊眾多展會,包含邁入第三屆的Art Central、國際藝廊雲集的中環、新出現的西浦189藝術里等,探討香港藝術評論當前發展,一窺香港藝術動能的最新樣貌。
閱讀更多

目錄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42 真相只有—個∣高愷珮

◎ COLUMN 今專欄
  44 沒有歷史,只有市場∣黃孫權
  46 藝術與時間∣耿一偉

◎ GLOBAL VISION 國際視野
  48 《劇烈生活,現代痴迷》 如何脫出新自由主義永遠更炙烈的存在追尋∣詹育杰

◎ NEWS 焦點新聞
  50 國際.中國.台灣

◎ SPECIAL REPORT 特別報導
  70 第15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揭曉∣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74 台新藝術獎2016年度觀察報告∣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80 用文化縫合歷史傷痕 屹立不搖:陳澄波特展∣簡秀枝

◎ FEATURE 專題企畫
  82 香港的亞洲脈動:香港巴塞爾及周邊亮點∣(企畫)編輯部
  84 流動的場域 2017香港巴塞爾場內亮點∣林怡秀
  86 國際入港 國外畫廊精選∣呂學卿
  90 進擊的台灣 十家畫廊經典呈獻∣林怡秀丶呂學卿丶林亞偉丶陳意華丶陳芳玲
  94 濱海摩天輪下的自由藝術 ART CENTRAL∣翁浩原
  98 既國際又在地的畫廊光譜 中環∣林怡秀
  100 推展材料疆界的對話錄 費萊克斯納、艾未未聯展∣呂學卿
  102 中環之外的新選項 西浦189藝術里∣呂學卿
  104 舊瓶新酒初體驗 「邂逅!老房子」計畫∣劉星佑
  106 從「有機」到「隨機」 香港藝評的另類出路∣張煒森
  108 深圳 楊鋒藝術與教育基金會∣林怡秀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110 成就東、西方美學交流的散播地 復星藝術中心∣謝盈盈丶徐佳蕙
  114 肖像‧自然‧景觀 奧培中國首次個展∣復星藝術中心
  116 混沌之界中的納德盧姆∣庫斯比特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20 近半世紀的靜默等待 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高愷珮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124 藝術行動機器的主客體 「工業標地拓撲學」與「海市蜃樓」的協同過程與展示精神比較∣高千惠
  128 攝影書的兩種抵抗 談沈昭良《台灣綜藝團》的出版意義∣王聖閎
  132 拍與被拍間的想像敘述 致穎「像,攝像機,閃光」∣沈柏逸
  136 黑火南京 獨立影展13年(2003-2016)∣老愷
  140 新世界的發現或北印度群島的描述(十六) —封直子寄來的信∣張碩尹
  142 沒有極限的塞拉∣artprice(翻譯)陳文瑤

◎ FORUM 藝術論壇
  146 中介組織翻轉文化治理。文化部,您真的準備好了嗎?∣劉育良丶劉俊裕
  148 台灣文化中介組織的現況反思∣劉育良丶劉俊裕
  152 筆、墨,身體與肉墨 「金浩得:山‧渺遠」座談會∣(整理)赤粒藝術
  154 談在第四屆大內藝術節啟動前 大內藝術節座談∣(整理)林怡秀丶高愷珮

◎ SNG 展覽直擊
  158 國際.中國.台灣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92 蛻變來自對固有藝術疆界的瓦解 袁金塔的藝術道路∣楊永源
  194 心能轉境 談李奇茂水墨創作展∣陶文岳
  196 進/出「地方」 吳繼濤、姚瑞中的當代風景游牧∣白適銘
  198 極限風景∣胡永芬
  202 美濃故鄉.酣墨留痕 矽谷望鄉人:陳菊美個展∣心晴美術館
  204 身體性的跨域交融 當代藝術跨域劇場展∣陳亞昕

◎ CALENDAR 展覽快訊
  205 展覽月報|編輯部
閱讀更多

雜誌簡介

此電子雜誌為PDF格式。


購買提醒:

1.《典藏今藝術》為電子雜誌,不會有紙本雜誌寄送。購買前請先免費試閱,了解其閱讀形式。
2. 訂購《典藏今藝術》電子雜誌產品,享有 udn 網站會員提供的服務,恕無法享有《典藏今藝術》雜誌紙本提供的訂戶服務。

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從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藝術市場……等等,都是持續關注的重要項目。在選樣上,國內藝術生態是我們的終極關懷,由此推衍至華人藝術及國際藝壇的宏觀視野與觀察,也成為實質上呈現的多元面貌,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提供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也希望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藝術世界的橋樑。

閱讀更多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