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瑛/熱心貼牆壁
我有一位師院的同學麗麗非常熱心,總是處處替旁人著想,在群組裡也經常分享各類活動訊息,鼓勵眾人有空就去參加。
前幾天,她難過地分享一則生活中的際遇:「我搭公車時,有一站上來了一對母子,小孩才兩三歲,媽媽把小孩放在我旁邊的空位上跑去刷卡,雖然她離開小孩不過一分鐘的時間,我擔心她的孩子因公車晃動跌下來,就伸手護著,但並沒有碰到小孩的身體。沒想到那位媽媽一回到座位就嗆我:『不要碰我的小孩,妳會賠不起!』」
麗麗說,如果那個小孩摔下來,說不定反而會被PO上網說她是冷血阿嬤,連幫忙扶一下都不肯。
我想起上次同學會,一群同學吃過飯在餐廳包廂唱歌。發現其中一支麥克風沒電了,姈姈那兩個讀小學一年級和幼稚園的可愛孫子,熱心地去向老闆拿新電池,他們走出包廂,我尾隨在後,遠遠看著他們跟老闆說明的過程。不是懷疑他們的能力,而是我那不讓小孩離開大人的視線的安全意識使然。
因為曾有學生對我說,她聽大人提過,她的姊姊在自家院子被人偷偷抱走,令短暫進屋泡牛奶的外婆傷心欲絕的往事。那種憾恨與自責之深切,我可以想像。
教學生涯中,學生的安全一直是我的第一要務。養成習慣後,對於身邊孩子的安全也會多一分注意。我相信麗麗也有著一樣的習性與信念──多一雙眼睛就可以讓孩子多一分安全。
群組裡的同學紛紛安慰她,雖然這次的熱心沒有被人接受,彷彿貼在牆壁上,但無須難過,更不要因為這樣的事,而澆熄樂於助人的熱心。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