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淑婷/孩子的評語誰來打
學期末,學校發下成績單,這是除了考卷以外,家長最關切的一張紙,大家都想知道,自己家的孩子在老師眼中是什麼模樣?
我在社群網路上,看到有老師表明學生的成績太差,差到他無法寫出學期評語,最後請家人給意見,然後批評了學生家長「不符合社會對好媽媽的期待」。
先不論這位老師先入為主的將「母職」標籤化,最讓人心驚的是他對學生多元家庭樣貌的想像十分貧乏。那篇文章將許多網友心底的童年苦難重新掀開,有人想起自己也因為父母的職業被迫跟著作息不正常,結果被老師帶頭霸凌,取綽號「遲到大王」;也有人質疑,只看成績與家庭背景來寫評語,那麼老師的專業何在?
當然,也有不少人替老師緩頰,如果家庭功能不彰,父母都「放生」孩子了,老師也很難施力,哪有時間去拉拔個別孩子?更有人不留情面地說,從考試分數看得出來孩子沒在讀書,難道要逼老師寫些家長想看的東西?
我非常不以為然,如果老師只能就成績去寫評語,當然覺得詞窮,但學生整個學年待在教室的時間不少,跟同學、老師總有互動,而一個人的表現不只有考卷上的分數而已,他會笑會說話會玩,是一個活生生的孩子,也有負責掃除工作,一定有他的優點與特質,難道就因為成績差而一無是處?最重要的是,每個學生從老師手中接過成績單時,都看得到老師寫下的評語,幾句打氣、肯定、鼓勵與提醒,肯定比成績上的評論,更能給無法選擇家庭的孩子莫大的安慰。
前幾天,朋友剛好收到孩子的成績單,舒緩了她一年來因為孩子學習表現不佳的焦慮。老師稱讚了孩子的性格與生活習慣,還有與同學的互動表現良好,非常有責任感,簡略提到一點課業必須加強之處後,馬上鼓勵孩子下一個學年一定能有更好的表現!朋友忍不住佩服,對小一的孩子,老師也不馬虎,願意為每個孩子「客製化」正向的學期評語。
這些不同的經驗,讓我想到自己這幾年幫孩子寫評語的時刻,雖然自學生不用參與學校課程、也不用考試和繳交學校作業,但是在學期末也需要繳交評語。
從孩子一年級起,我就和孩子一起做這件事,我希望他不是「被評論」,而是能參與對自己的學習檢視。我先向老師詢問了班上的成績大致落在哪(一般程度是八十分,優異是九十分以上,大多數孩子在九十分上下),接著和孩子逐一討論每個科目的學習表現。
這段過程十分有趣,讀到碩士學位的我,從來沒有機會幫自己打成績!可是這位年僅七歲的孩子卻覺得十分自然,畢竟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自己學到什麼、懂了多少,他反而問我,「幫別人打分數,這件事很困難吧?」
我們熱烈討論了一小時後,決定把國語屬於「值得肯定、有待加強」,雖然他因為從來沒有學過注音符號,剛開學時非常受挫,但他非常努力學習,雖然拼音技巧還是不夠純熟,我們都相信只要多練習就能慢慢熟練;相較之下,他對數字運算與解題十分喜歡,也能從中找到成就感,發現數學就在生活中。至於鄉土語,前兩年我們家剛轉成母語家庭時,他曾憤怒說:「不要說我聽不懂的話!」但現在他已經能在家自然使用台語對話,當然是滿分!
另外,他每天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室內體能練習也十分熱衷,而且對許多運動都感到有趣、願意嘗試;每天都有自己負責的家事,並且對動植物、昆蟲、太空、人類歷史等領域都有求知慾,所以閱讀量極大,而且堅持自己選書的他,閱讀口味多元不受限,也會主動念書給妹妹聽。
整體看來,我們都覺得他不只是學習表現值得被肯定,他還以一種自由自在的愉快姿態,一步一步地成長中。對於未來他充滿期待,陪伴著他學習的我,也對於這個光彩照人的孩子充滿期待!
我相信,這樣的學期評語對孩子是最有意義的。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