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zel/貿易滑鐵盧啟示錄
在美國現任總統川普上台以後,國際經貿開啟了一連串宛如連續劇般的變動。正如他的上一個任期,新一輪的貿易戰又開始,儘管我們似乎不該再感到驚訝,但他在今年四月初號稱「治療美國」的經濟猛藥一出,顯然還是嚇到了世界。
歷史上最出名的貿易戰案例,莫過於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拿破崙稱帝後在歐陸幾乎所向披靡;唯一一個死扛到底的,就剩英吉利海峽對岸的大不列顛。英國扛下了反法聯盟盟主的重擔,靠著海上力量,幾次三番讓法國吃鱉。除了最後在滑鐵盧戰役威名赫赫的威靈頓公爵,更早還有海軍戰神納爾遜將軍多次鑿穿法軍船底。有鑑於英法千百年來的情仇糾葛,拿破崙特別不甘心:來硬的不行,那麼技術性搞垮你總可以吧?只不過當時還不流行透過關稅壁壘來為外交攻擊塗脂抹粉,而是法皇直接要求所有盟國以及手下敗將禁止和英國貿易;其中他認為最重要的封鎖夥伴,就屬掌握大量海域的俄羅斯。
起初俄羅斯因為內政混亂,幾可稱處於危急存亡之秋,時任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年少接班,只得迫於無奈答應加入封鎖;可是一來俄羅斯國力正緩緩復甦,二來他們發現經濟封鎖對自家傷害更大:幾百年來他們可都是英國緊密的貿易夥伴,甚至最早的海外大買家就是英國。於是,俄國偷偷對英走私,後來甚至開放海岸線,允許其他中立國路過做生意,撕開了封鎖一道大破口。
確實,在封鎖的七八年間英國過得有點艱難;但人家家底厚呀!光靠海外殖民地走私就餓不死。反倒是法國自身經濟遭到重創,因為他們一大堆原本賣到大不列顛的產品都滯銷,需要的原物料和食物又進口不足,引發一連串經濟衰退,全歐糧價都連帶上漲;其他被拿破崙掌控的外國,也因此引發嚴重內亂。為了面子,法皇不好直接宣布恢復貿易,只能被迫小範圍允許對英往來,並重新開放對美國通商──儘管美國當時屬中立國,但此舉形同承認了法國的經濟重創,不得不靠外援續命。
最後大陸封鎖政策對全歐都帶來緊迫的壓力,連帶激起好幾場戰爭。其中後果最嚴重的,就是拿破崙在1812年憤怒之下揮軍莫斯科。但這場法俄戰爭的結果是:亞歷山大一世反用陸地上的堅壁清野策略,使拿破崙慘敗逃回巴黎。而原本被他「分封」給波拿巴家兄弟的荷蘭和西班牙,政權也一去不回頭;雖然拿破崙跳腳大罵都是兄弟無能,但其背後難以忽視的關鍵失敗因素,他的大陸封鎖政策肯定「厥功甚偉」。
然而這場古早貿易戰有沒有任何正面的成果呢?有吧,至少它讓我們學了場教訓。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認為,經濟應該放任「看不見的手」──亦即市場機制──自行調節,才是最健康的;但對政治人物而言,顯然要他們完全不插手與錢相關的問題很不切實際。貿易戰對於發動國來說,究竟是良藥還是毒?恐怕隨時間過去,歷史自有定論。
●本文作者為Podcast頻道《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主講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