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女孩Kit(方妙)/山裡物:先喝咖啡

早晨起來喝杯咖啡,應該是大部分上班族的醒腦儀式,從捷運出口大排長龍的連鎖咖啡店,便利商店買一送一的咖啡優惠,甚至是辦公室茶水間的免費咖啡機,可看出一二。我以前也是早上不喝咖啡,就覺得渾身不對勁的人。

剛開始接觸咖啡時年輕,不挑嘴,只要有那個氣味就喝。喜歡的是加上牛奶的義式咖啡,喝起來綿密香醇,亮開了青春的臉,等不及迎接一天的新挑戰。

過了好幾年,開始改喝黑咖啡。新陳代謝慢又怕牛奶熱量高,嗜甜的少女情懷全褪去,變成懂得苦滋味的社畜--不再腳蹬漆皮高跟鞋,也抹去亮眼的柔霧潤唇,當季名牌的小肩包也換成尼龍電腦包,把已經垂下的肩膀壓得更垮。黑咖啡當水喝,一杯一杯地苦熬成眼窩下的黑眼圈與夜歸的路。咖啡,在此刻更像是一帖藥。

身為資深上班族,前後精打細算請了假,趁著周休二日,用金錢換取時間,吆喝三五好友,在星期五晚上背起大背包趕去高鐵站。在對號座位上吃著隨手買的飯糰,搖搖晃晃抵達目的地,一上接駁車就昏睡到登山口的鄉間旅社,這時早已是午夜。遠處警戒的狗吠,星光下夜色正濃,夥伴鼾聲連連,睡前我盤算著,等等凌晨三點開爬抵達定點後,我就要來沖咖啡。

這個階段,喝咖啡喝成了精。上山的大背包裡放妥精緻的手沖器具,還有日本直送的咖啡豆。喜歡淺焙的清亮滋味,入口是橘皮精油、木瓜、陳皮與花香的衣索比亞日曬,喝的是柳橙、柚子、佛手柑、烏龍茶與白花的巫里水洗。手搖磨豆器倒出來自阿迪斯阿貝巴西部小鎮,清雅野薑花風味的細緻咖啡粉,現磨的香氣逼人。

一定要在日出前停下來,面對千變萬化的朝霞,架好攻頂爐折好濾紙,搖出細細碎碎的磨豆聲;更講究一點的山友,沒有計時咖啡秤是不輕易開沖的。山途中的手沖咖啡,喝的是風味與層次,是酸度與醇味,是夥伴臉上惺忪的雙眼。

我喝咖啡喝了幾十年,不管是感官與動作,都習慣了咖啡。如此根深蒂固的執著,卻因為一趟與藏民的遊牧生活,毅然決然改喝了茶。與我同住的藏民家庭,總在天未亮時將一杯燙口的茶下肚,迎著零下十幾度凍風,趕去四五千公尺的聖地轉經輪。結束返家時天才剛亮,藏族媽媽用手仔細剝開茶磚,滾出一壺濃濃的藏茶,加入氂牛奶與親手製作的酥油,用木棒用力攪打,加上一些奶油少許鹽,調製出每家每戶獨特風味的酥油茶。

茶對他們來說,除了禦寒提神之外,禦寒提神、增加熱量之外,更能恢復無蔬菜的高海拔生活中,過多醃製肉食的遲鈍味覺。茶與咖啡不同,藏民照三餐喝,甚至是當水喝,就在那年夏天,我戒掉了咖啡,開始體驗茶的滋味。

在山上先是咖啡,後喝茶。茶喝的不只是風味,還有自然萬物的本質,與沖泡者的心。下次來聊聊,我在山上怎麼喝茶。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最後倒數來領千元好禮👉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王立柔/行動代號:順風耳

李奕萱/北投最不會下雨?

邱瀟君/ChatGPT,我的機要祕書

海德薇/創作人的冒牌者症候群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