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名慶/來玩吧

你會不會偶爾有這種疑惑──不太清楚作為出版或媒體組成關鍵角色、承擔許多託付或依賴的編輯們,他們的「專業」到底是什麼?但另一方面,與編輯技藝顯然密切相關,近年愈來愈多人投入嘗試的Zine(「小誌」,多為個人獨力製作的微型刊物或小書,題材、篇幅、開本、印量、成本、周期、作者組成或呈現形式等都無固定),卻彷彿輕巧跳過這個基本認識的必要,「人人都可以是編輯/作者」,且以各種可能性自行設定、開拓編輯的定義──又或者說,更不介意「編輯」是怎樣的定義或標準工作程序。其結果就是回歸更素樸的出版價值──作者與讀者直接接觸,彼此是對方的作者與讀者;在與人分享知識、關注、趣味之餘,更保有一己的個性、任性和韌性。

Zine幾無顧慮和包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做此刻能做的」,以及最重要的「想做就去做」的行動力。不需在乎他人標準,就不必經歷誰的審查或繁瑣溝通(這可能同時形成個人視野或技術的盲點)。不過,也因為這樣,通路必須自力開拓,雖然說網路自媒體可提供一些助力,但實體接觸作品及製作者,仍是Zine流通過程的主要特性──還包括「無法預期如何流通」,也引出近於尋寶的喜悅、挫折的醍醐味。

不同於一般商業販售的刊物對於回響、銷售績效的開放期待,以及莫名信心,Zine的創作者就像是早早認清(但不是習慣性地接受)自身條件與限制,譬如空間、媒介形式、傳達對象、成本、流通……不逃也不躲,反而迎向、擁抱限制似的,並使這個限制成為值得凸顯的特色──比如說,只能藉由特殊管道或場合取得,「相遇和擁有,如此之難」這件事因而產生一種價值感,也強化了「機遇」的浪漫感性──甚至更可能嘗試將限制轉化為主題、內容或形式語言自身,賦予作品更徹底、可細細玩味的整體感。

這也意味著,它們從一開始就沒有奢想討好多數人。這很不商業,卻更專注地為設定的有限對象提供服務、進行對話,也較能建立緊密的連結;而不至於一開始就以找到「最有效」為務卻未必用最有感覺或適合自己的方式、路徑來工作。這並非沒有代價:實驗的熱情能持續多久(也關乎能否撐過等待知音的焦慮)就成為考驗。

也不是說較具規模的出版體制,就做不到這些(展開想像,鎖定小眾);有些較關注某個專業領域的出版者,其實更有能力、條件,也更有經驗與資源動員其他專業人才,才使作品的深度與廣度更得以落實,提升其出版意義、集體價值與影響力。但這類體制,總是相對地有更多市場、讀者反應,以及整體書單陣容規畫的種種顧慮,畢竟在體制中,印製選項、人力、資金與時間的運用,有固定程序與原則,製程或後續行銷宣傳諸環節互相牽動,一旦特例頻繁出現,導致需要時時機動地調整工作節奏,就算不至於無所適從於各種突發變化,也會相當辛苦消耗。

儘管如此,有時我還是會想,這些多半由非正職出版人創作的小誌,對於出版人的意義或啟發,不只在自由奔放的創意,更是對於時間框架、固定的工作模式與人際關係的鬆解;僅僅是它們的存在本身就有種「顧慮那麼多!就做做看嘛」,已足夠讓人心嚮往之,也是提醒和激勵:工作「以外」的部分,有哪些可以變成好玩、可分享(而不僅是社群網站上的一則則流水帳或酸語埋怨)的東西?甚至,就算是跟(出版、編輯)工作有關的部分,有沒有什麼,也能不必瞻前顧後地「玩」起來?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山女孩KIT(方妙)/攔便車

丁名慶/回到地方,創造心靈的容身之處

一句好話

達達・尚/花事三則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