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翊航/巨像化

網路上有人整理全台五大吉祥物,封「台灣五霸」:屏東香蕉人、台南虱目魚小子、雲林絲瓜小姐、南投生生不息豬、新竹人面蝴蝶。它們有些是鄉鎮入口意象,有些是表現故事的雕塑,原本網路文章用的是「最醜」吉祥物,但我不覺得。去年十月前往澎湖的時候,發現幾乎每一聚落皆有入口意象,且因為連通道路相對單純,種種奇特塑像連番襲來:大灣花生、講美七星斑、小門鯨魚、中屯角瓜、鐵線大牛。我騎行機車的手搖搖晃晃,不知是因為東北季風側颳,還是塑像另類密集讓我震撼。大部分都來不及停留拍下,唯有大池角花枝像,它站立且「手」捧一盤紫紅花枝丸,那風情強勁,我捨不得只是把它留在心裡。

此類入口意象、城市塑形不是台灣獨產,日本石川縣能登町的魷魚王,誕生於2021年三月,不過因為高額的興建經費來自防疫補助,初始受到不少批評。但因為怪得太有特色,為能登町帶來了另類的網路聲量、觀光商機。2022入冬後,能登町降下大雪,網路流傳雪中魷魚王奇蹟美照。粉色膚紋敷上細白霜雪,蒼涼淒美,又像寧靜的神靈,我幾乎要聽見石川小百合的歌聲,流遊在懸空的鬚腳中。雪景空白,變化原本的怪奇與幽默,予人神祕的抒情空間。我想起日本攝影師木藤富士夫的《公園遊具》,他蒐羅公園裡諸多設計大膽、粗劣的大型遊戲器材(牛仔、機器人、赤鬼、魚骨、獅身人面像、大蚱蜢)。在深夜為遊具打燈,墨黑背景前,或簇新或磨損的水泥塗料,各自顯現出表情。遊具多有「開口」,夜的靜音作用,使這些開口有機會發出不同於人類的聲音。

雪的白夜的黑,省略了圍繞原本雕塑周邊的繁雜聲響。或如姚瑞中在《巨神連線》裡,以黑白攝影拍下全台三百多尊大型神像,這些巨大神像的生產,背後有多重的因素情結。只是影像裡,那些有時背對有時俯視,有時又像隨時要奔逃的神像,使人對「在場」有了複雜的感受。有次在台中旅行,騎車前第四市場的路上,抬頭越過米糕店檳榔攤,看見南天宮的關公巨像側身嚴肅地面對車流,即使不拿出手機,我身體裡的鏡頭,也己經產生奇異的壓縮。我心中還有幾個塑像,在它們所屬之處鎮守壓縮:兆豐農場的站立乳牛,美崙山的米老鼠,台東建農里濟化殿的巨大濟公像……回想初見、再見它們的感受,除了新鮮,可能也驚訝於——原來我的心是這樣子的。不是具象化,是巨像化。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簡麗賢/蝸牛紀事

陳祖安/鯉魚女和神之子

蝸星人/懂得吃蝸牛的饕客

金玉涼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