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達/卡住時請先搖一搖
生活卡關的時候,我常想起機車中柱卡在水溝蓋上的事。
水溝蓋的使命是阻擋落葉與垃圾,並讓地面流水通過進入地底世界。(也防止都市傳說中的下水道鱷魚上街。)水溝蓋是柵欄,是無聲且堅硬的守門者。它們被無數輪胎輾過,卻繼續支撐每一輛車。它們被丟菸蒂、吐痰、倒檳榔汁,卻不能躲不能逃也不能反抗。
卡住機車騎士的中柱,也許就是水溝蓋們最大的復仇。
受困的車主,沒有一個不懊悔。中柱不會自己降下來,中柱是你踩的,是你活該把自己卡在水溝蓋上。水溝蓋一直安靜地守著水溝,死心塌地當一塊水溝蓋。受困的人只能怪自己。
受困的人大多困在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在捷運站前等人時被困住,在巷子裡最後一個車位被困住,在便當店門口被困住……受困的人都貪圖方便,都粗心大意,也各有苦衷。他們不只被水溝蓋困住,他們也困在上一件事與下一件事之間,他們困在城市中每顆齒輪本該順暢運轉的時刻,因此他們的受困很奇怪,奇怪到引人注目的地步。路人看見他們,卻守著城市人一貫的禮貌,刻意別開眼神。那種被注意到的同時又被無視的感覺,使受困的人深陷羞恥。
當時卡住的我,在水溝蓋上被羞恥吞沒。
我站在路邊裝沒事,希望大家別看我,並在心底召喚網路影片中那些卡住的動物夥伴們:卡到頭的貓,卡到角的羊,卡到肚子的土撥鼠……我想變成可愛動物然後得救,但羞恥感不放過我,要我朝更恥的方向想。
我在想,機車中柱再不拔出來,就要和水溝蓋生小孩了。假如它們的後代完全繼承雙方的優點,或許能生下太空船或潛水艇之類的超級載具,兼備密閉性與穿越界線的能力。但我這麼恥,最後大概只會催生出一座大籠子,輪胎鎖在籠裡空轉,把關進去的人都變成滾輪跑步機上的巨型倉鼠。
不可以讓它們生小孩。不可以。
我開始左右搖車,想把機車搖醒。邊搖邊對自己喊話:「一次出來一點點就好。」無論處於何種困境,受困的人必須冷靜地製造間隙,避免胡亂掙扎。掙扎也許能獲得同情,但掙扎也是在對自己施暴,加深自己的羞恥感。從羞恥中脫困的關鍵是自主行動。前進是行動,退縮也是行動,在進退之間就算感覺兩難,也要繼續保持對進退的嘗試。一次一點,探索各種角度,增加可動空間,就有機會脫困。
我愈搖愈輕,就在我覺得困境似乎變成搖籃的瞬間,我的羞恥睡著了。在那一秒,中柱受困的那隻腳,才總算像個三流的脫逃魔術師那樣滑出水溝蓋。
這經驗成為我心中樸素且重要的支持。此後不管卡在什麼難關,想哭的時候,想逃的時候,快要對自己施暴的時候,我都會先搖一搖試試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