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聿/實境秀:電視上沒有真實的事

聚焦實境秀。(圖╱可樂王)
聚焦實境秀。(圖╱可樂王)

當我看到《黑白大廚》其中的關卡是「無限豆腐地獄」時,先是想到小津那本書《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只做豆腐對非黑即白的大廚不難,難的是做出具有創意也令評審滿意的料理。大廚們看起來苦惱又興奮,彷彿挖空心思跟豆腐,只為了填滿它。可怎麼說呢,好幾道切來炒去的功夫菜色,樣子都不像豆腐,卻又是豆腐。

▋真人秀為何精采,外頭的八卦也嘴了一把

接著我想到了創作。這兩年經常思考自己的創作該何去何從,雖說是思考,多數的時刻腦袋是水泥封死一塊,只好胡亂看些書、影集跟展覽,試圖尋找鑽出去的裂縫。實境節目即我的光源之一,因為身上帶著故事的人通常也閃著淚光,足以照映我經歷之貧瘠之無趣。這些人往往也具備超乎常人的堅持,好像一旦面對鏡頭,就有了千萬張臉的凝視跟期待,不得不咬牙撐過去。《體能之巔》第一季有個賽前淘汰環節「吊單槓」,就暗示著觀眾跟參賽者,肌力跟技術固然重要,但堅定的意志才是致勝關鍵。然而,這種級別的啟發放在創作或任何事情上皆略嫌俗套──有沒有一種通則,無論用哪個攝影鏡位都成立都好看的?

創作確實不好定義。創作需要什麼呢。創作假使類比為戀綜,怎樣方可出色?有人以舊翻新,如經典的《戀愛巴士》多年後在串流平台復活,同款粉紅小巴載著不同的素人,愛情是穿越國度的窮遊。有人偏離軌道,如我這年紀頗能共感的《愛在山林間》,比《戀愛巴士》更加熟齡,比《雙層公寓》更非主流,還帶了點《全能住宅改造王》的勞動特質,集結許多不討好的元素,愛情是敲喪鐘之前用力再敲一次鐘。又如南韓這幾年擅長的混搭拼接:兄妹、靈能、前任、健身,甚至先睡後愛,配對兼配種……愛情是水火同源更是木土合相。再加上小道消息,人設崩壞之際,讓實境渾似幻境。真人秀為何精采,外頭的八卦也嘴了一把。

▋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看個綜藝節目幹嘛想那麼多?我不免這樣自嘲。但《觀看的方式》說過了:「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已經可以接受實境跟創作被歸納成同一件事:所有的投射都帶著距離。因此被餵食的時候,像是蒙住了眼睛而被迫打開其他感官。時間消失了。空間也是。那些送至口中的東西,是豆腐,又不是豆腐。所謂的創作是不是我接近你的同時,你也接近了我?於是萬物皆有倒影,用心製作出來的幻境就是實境。因為信者為真。但兩者永遠不是等式。

而我打字的當下,是不是也有個人從高空俯瞰,從窗外偷窺:我在桌子前、在圖書館、在咖啡廳……我應該要很旁觀,可是每一個位置的我都長得那麼主觀。這時千萬別問鏡頭藏在哪裡,便能成為實境世界的一分子,畢竟很少人像《松子的真實人生》那麼直接,開頭即明言:「讓我先跟大家說清楚,雖然說是真實體驗,但全是腳本安排好的……我說真的,電視上沒有真實的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當代文化現場 聚焦實境秀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廖玉蕙/在聊齋裡迷航(上)

凌性傑/在時間裡

鄭培凱/羅馬麵食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