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樹/世界即病,病即人生:一個醫生跟他病患的故事

《幸運之人》。(麥田出版)(圖/麥田提供)
《幸運之人》。(麥田出版)(圖/麥田提供)

推薦書: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幸運之人》(麥田出版)

把《幸運之人》當成一個鄉村醫生的故事,或許,我們會有更全面的省思,更細膩地想像人生為何?何為幸運?雖然,觀看者兼撰寫者,約翰・伯格(John Berger)結合影像文字,跨時空講述了幾個幾乎像短篇小說那麼「真實」的醫病案例,清晰點出:「不要變得太細膩,細膩這項特權,就是幸運之人與不幸之人的區別。」越細膩,越孤單,也有更多的想像,每個時代,每個地方,所有的生老病死,都是久別重逢。

醫生也是人,或說,醫生是最幸運的人。英國鄉村醫生薩梭,他的行醫生涯「參與了所有的接生案例──幾乎所有的出生他都在場。大多數的死亡他也在場。」有誰在一生中,可以幸運地以病之名,盡收人生百態?又有誰,可以一次又一次,為日昇月落、黎明黃昏,賦予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的獨白?世界即病,約翰・伯格評述的角度超越醫學、哲學、生死學、社會學、心理學,甚至美學,更因為當代攝影名家尚・摩爾(Jean Mohr)對景對人,十分吸睛的影像敘事,將人生之病之痛之光與暗,瞬間凝住,讓《幸運之人》,從一個鄉村醫生的故事,轉而叩問了你我對於愛與死亡的普世認知:「他的病人應該過著眼下的生活,還是他們值得更好?」

先讀故事,走入上世紀的六○年代,觀看行醫者薩梭如何用自己的方式,站在生與死的交界。「他們生病時,薩梭做的不僅是治療;他是他們人生的客觀見證者……他們的紀錄者」,約翰・伯格以「小說體」如實記下時代背景以及人物核心,為病即人生做了深刻對話。沒有痊癒只有活下去,撐不下去了就躺下來,病痛當下,包含薩梭自己的最後,生命在流動中曖曖有光。

再來認識薩梭這個醫生以及他的視病如狂,「疾病分享了我們自身的獨特性。因為害怕疾病的威脅,於是我們擁抱疾病,讓它專屬於我們」。人類剛歷經一場世紀大疫,人性與人道在每個狂暴時刻,被挑戰、被重整,集體困境壓著喘不過氣來。《幸運之人》卻用一個醫生跟他病患的故事,引領我們,回到個體生命去省思,醫療來自人性,源於社會,人活著就須面對這一切的艱難與恐懼,誰都躲不過。

凝望書中眾生臉譜,每個掙扎於病痛及死亡的身體語言與表情,攝像加乘文字,後座力很強。從觀察到辯證、追索到追求,「人的價值對其自身而言,是表現在他如何對待自己」。病猶如此,對或錯,好與不好,快不快樂,每個人都不同。評說者的角色,僅是攤開所有敘論,驅動讀者的經驗認知,在微不足道的生活中,繼續忙忙碌碌,感受病痛,直到天堂殞落。

誰來讀這本書?病患還是醫生?我想,是每個想重新認識自己的人吧!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書評〈散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朱德庸/here+there=朱德庸

聯副/廖繼崇油畫作品〈觀音山回顧-2〉

蕭宇翔/失去春天的春天街

連明偉/死妖精修成活菩薩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