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青/時代的信,摯友之心
推薦書:楊牧《楊牧書簡Ⅰ:致瘂弦》、瘂弦《瘂弦書簡Ⅰ:致楊牧》(洪範出版)
書信在某個程度上,適足以反映寫者性情與思想;儘管,仍與預期會公開的文類(如日記體散文,抑或爾雅版作家日記系列)有所不同,然而透過信件交通之內容話語,仍有機會讀到其中若干成分「隱藏讀者」(the implied reader)的意趣,甚至,有時也表露了些微「隱形作者」(implied author)的心跡。
書信裡的(內隱)心念與(外顯)言談,常介於若有似無間,或曰(集體)潛意識。這也許如楊牧(1940-2020)自己1966年給瘂弦(1932-)信中所說的:「多來信。一年以後我們一人保存一束對方的信,整理起來,也非常有意思的。」26歲時楊牧此言,或可視之偶發心理,讀者卻也可肅然以觀。
兩個(長年)住居不同國度或地區的至交,在(還)沒有網路且越洋電話異常昂貴的年代,憑藉一封封手寫信(與必要時的傳真),維持著不易的繫聯。讀信可知,楊牧與瘂弦聯絡事項竟如此多樣,面向亦廣。比如刊稿與版面商榷(瘂弦主事之《幼獅文藝》與《聯合報》),比如刊物專輯主題發想與討論(瘂弦是《創世紀》鐵三角之一),比如航寄書籍、剪報、雜誌、錄影帶(《倩女幽魂》、《笑傲江湖》)、菸灰缸與茶葉(凍頂烏龍),甚至金錢方面(稿費或版稅)暫轉(匯)事宜(現金或支票),處處可見兩人堅實友誼,互訴互助,也互信互賴。
比之上述事項更顯主軸的,是兩人之間許多「溝通」;溝通是梳理、疏導與疏通,同時也有「使彼此融會或通連」之作用。兩冊書信集始於1960年8月,終於1997年4月,時代巨輪複沓著社會影響,無人能置身事外,如1979年12月美麗島事件(高雄事件)與1980年2月林宅血案,兩人信裡慨然,亦有作品產出;而在漫長幾近四十年通信歲月中,兩人溝通最多者,約莫出版與文事。
一、出版事業。兩人書信中多次談及出版相關事務,此即葉步榮、沈燕士、瘂弦與楊牧共同合資創辦的「洪範」(1976-);無論書系闢建、書市定位、洪範調性、封面、發行、作家人選甚至資金籌措等諸多議題,魚雁往返中每見熱烈討論,胸臆颯爽直陳。例如1976年9月瘂弦給楊牧信中提到:「洪範的第二批書款,我建議以貸款方式籌措,公司吃一點利息,等我家喘過這口氣,再談『增資』,你以為如何?」楊牧覆信:「我今天已寫信給步榮,暫不增資,逕行貸款再說。我也把第二批書的計畫寫給了他。」又如1977年2月楊牧告訴瘂弦「步榮要我寄這份『損益表』給你看」,皆不脫資金運籌與經營實務。商業有其不同於文學典論之邏輯機制,必也亦步亦趨。
至於為洪範覓人出書,更見篇幅,如商討林以亮、朱湘、劉紹銘、吳魯芹、鄭愁予、紀弦、顏元叔、余光中、周策縱等人選,或如對於《戴望舒卷》、《葉珊散文集》、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中譯本、但丁《新生》中譯本等交換看法,皆可從中得見兩人文學品味/位與詩觀。楊牧更曾在不同信中向瘂弦道出對阿盛、劉克襄、渡也、七等生、楊澤等人或作品之欣賞。
二、文事際遇。兩人皆為台灣文學史重要人物,楊牧詩散文雙傑,復有學術地位,蔚然大家;瘂弦係時代/一代重要編者,緊密牽動文壇詩壇,涉處文學圈核心。兩人文學志業上最大交集在於詩,兩人在文學史裡最突出的角色也是詩。理性一面楊牧思深學術,瘂弦緒密編輯,感性一面則同抱持守詩業,兩名詩人因而互有傾訴也時有自負:
「我感覺寫作是美麗的,而活動(開會等等)是醜的。」(瘂弦1967年5月信)
「學問是重要的,要做偉大詩人簡直不可以沒有學問。這次來美,這方面對我的刺激是相當大的。我在語文上吃了很大的苦,其中也有羞辱,我在班上有一種沉默的傲氣,漸漸地他們已知道我並不簡單。」(瘂弦1967年9月信於愛荷華)
「今天我收到○○○信,諷刺了我一頓,朋友一場,如此尖刻,使我很是黯然。」(楊牧1969年1月信)「此生我絕不再入任何『社』,我要做獨立的詩人……(中略)我尤其討厭寫詩論,因為我不懂詩論。」(楊牧1970年2月信)
除了以上兩類話題,生活與家庭亦有不少,信中少聰、盈盈與橋橋時常被提及。此外,也有摯友至交的幽趣小語,例如敘及林泠才情與聲音好聽,或是想剃光頭(楊牧),或是對眾人合編刊物已感厭倦(瘂弦),以及兩人時相品評各家詩人文風,個性為人,字裡行間無不坦誠亦多可愛;儘管葉步榮在這兩冊書末的「編校說明」表示,整理出此批信件「偶有不宜示人字句,以叉號替代或予刪節;未便揭露的時人,打圈隱其名」,唯書中仍有多處人事,直接載出,益顯兩人性情與交情,更讓讀者得以探看時代深明/鳴的心路景影。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