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姵穎/貓之史,人之史
推薦書:真邊將之著,陳嫻若譯《貓走過的近現代》(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你是貓派?狗派?或不只愛上述兩者,是更為博愛的「動物派」?貓與狗向來是人類最親密的動物伴侶,根據個人的「不專業觀察」,在現代生活型態的多方影響下,周遭人等裡貓派大勝已久,難怪法國人類學家馬歇‧莫斯曾這麼說:「人類馴服了狗,而貓馴服了人類。」
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人類開始馴養貓的起源可追溯到9500年前,漫漫時光裡,不同地域的人們與貓的糾葛,實際上映射了所謂文明的進展。早稻田大學的真邊將之教授,便透過《貓走過的近現代》一書,自明治維新、關東大地震、世界大戰、戰後復興及網路興起等重要歷史切片為引子,帶領讀者一窺日本人與貓的「愛恨情仇」。
透過史料的呈現,得以了解早期日人對待貓極為本位主義,為捕鼠而飼養、繁殖過多時毫不猶豫地殺害,甚至有雜誌文章「建議食之」,以現今講求動物福利的角度來看著實難以想像;貓與狗截然不同的習性,亦讓人們為之貼上許多負面標籤,直至諸多文學家與畫師對貓的喜愛,才漸漸扭轉了貓的形象、從人們生活的配角逐漸躍升為主角,邁入今日在貓奴眼中充滿療癒感的「貓近代」進程。
然而,在人類本位的世界裡,殘酷始終存在,當生存產生緊迫,首當被犧牲的便是動物──天災之下,貓犬在逃難中被棄養;戰亂之中,貓皮成為被徵用的物資;缺糧之際,黑市中貓肉橫行……於此同時,隨著社會不斷演進,關於貓與人類共譜生活帶來的各種連動,不管是動物法律、飼料、醫療,乃至於商業雜誌、紀念日等的出現以及背後的成因,是閱讀本書後半最令我深感興趣並反覆思索之處。
我們都明白人心生來就偏,且愛有等差。閱讀本書之際,剛好遇上遊蕩貓犬福祉與台灣原生動物保育產生劇烈衝突的一個時期,並且未來仍會持續;而遇上複雜難解的議題時,或許抱持開放的心態去了解、去閱讀是極好的選擇。他者皆是借鏡,《貓走過的近現代》呈現了日本人看待貓的各式視角,並揭示在不同的時代裡,這些視角也將產生不同的變化,如同真邊將之在後記中所寫:「但是愈是鑽研愈發現貓與人類的歷史未必都是幸福美好的事。」
可唯有直視那些美好與醜陋、自私與矛盾,並理解到不管是對於貓、對於狗、對於其他生物,人類都是握有諸多權力的那一方,每一個選擇衍生的是不同的走向與可能;當我們愈是關注這些與你我關係親密的動物歷史,並持續拓展到其餘生物,便是人類社會更為進步的象徵吧。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