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經宏/戀物禮讚

《波間弦話》書影。(圖/時報提供)
《波間弦話》書影。(圖/時報提供)

推薦書:柳丹秋《波間弦話》(時報出版)

《波間弦話》,以三味線調弦演繹幾位女子的性情命運。作者鋪寫台/日兩地的文化差異,然僅保留南島∕北島這地理上差堪辨識的概念。曰南曰北,亦只為敘說方便,置於現實層面,性別、階級、傳統、國族種種因「出身」而生的歧見造作,其間求同存異的掙扎艱辛,一踏入音樂的領地,在音韻和暢中泯除了物我。作者於此或寄寓烏托邦之思。

負笈東瀛多年,作者於他國文化既登其堂奧,爐邊灶腳站久,門面裡外的繁文細瑣,各家難念的經摸得熟門熟路,這款洞明世事的慧眼,延續〈溯洄行〉(台積電中篇首獎作)以來,於人性的詭譎常有令人會心的點評,在不足為外人道的閒雜裡穿梭,時而妙語如珠,機鋒不斷,細密織縫出一幅一幅浮世日常的寫真冊頁。風土民俗、歷史掌故、器物型制、技藝流派如數家珍,讀者邊讀邊長了知識,回頭又咀嚼這些出場的知識,編派得如此自然,是小說創作難為之處:「知識」的橋段一向最難料理。人生哲理、抽象思維這類,一旦說得太過,或稍涉生硬,便如鹽巴結塊,突兀澀滯。若巧妙溶化於生活底蘊,便覺滋味芳馥,一重又有一重,有鋪陳有內裡,光影層次亦足。

作者善於藉山川景物為座標襯墊,一幅有一幅之勝景,一頁有一頁之雅觀。此種寫法,或可借六朝山水詩的架構加以參詳:書中數章先是以記遊寫景搭築舞台,其列敘地誌地貌之豐繁,能廣大亦能精微。工筆寫意各有發揮,藉以開展人物情節的興情悟理。主客之間,一前一後有表有裡,撐持其小說美學之兩儀。此書於卷首引中上健次之言:「他覺得自己和那棵樹很像。……隨風搖曳。那樣就很好。不必開花結果。不必有名字。」視人乃天地間俯仰生息之一物,不為什麼而生,也不為了庇護誰,於草木鳥獸萬象紛呈之間,便有了天地無親的全幅映照。有江山風物之助,連山列海的清澄勝景,縱然人事遷延諸多磨礪,亦自能迂迴婉轉。作者彷彿一個書寫的容器,放空自身,任山川百物、匠人技師的能工巧勁,透過體物摹寫的功夫,藉筆端流瀉而出,以文字織就一橫幅卷軸披展,讓物件發聲,演出本色。

此中有深厚的戀物惜物之情。其極致之一端,乃獻出自家愛貓之皮,本將歸於塵土之衰朽肉身,經鞣皮師匠之巧手,化身為另一型製,包覆主人撫觸之琴,從此天涯遊蹤相隨。日後琴音之發,既寓主人之情思,亦含此貓參贊之功。曲曲心聲,皆人貓合一之作。此因惜物而生的戀物之思,實則對物有著極為深重的愛敬之心。

書中寫了幾場狩獵祭、音樂祭,帶有儀式劇的修練質地,且善於從日常百物穿針引線,遂使修練感悟的儀式融匯於波瀾不驚的人倫日用,從其中體會:儘管北島千年以降,積累了豐厚繁縟的禮節儀式,然感悟觸動之源,仍歸於質樸的素直之心。讀這小說,似看人閒來掐豌豆絲,拈麻薏梗,如此一盆家事告罄,也就洗手煮了羹湯,淡看窗外孤雲,昨夜空山攜來今日風光,弦聲斷續,便覺此日堪度,流連偃蹇亦只是生活,陰陽推移還會繼續。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書評〈小說〉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朱德庸/here+there=朱德庸

聯副/廖繼崇油畫作品〈觀音山回顧-2〉

蕭宇翔/失去春天的春天街

連明偉/死妖精修成活菩薩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