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TCCF 創意內容大會」 國內外專業人士齊聚開啟跨域合作契機
由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主辦的「2022TCCF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日前圓滿落幕,吸引包括亞、歐、北美、南美、澳洲等海內外人士參與,11天展期累積超過2萬人次參觀,參與人數更創下新高。其中「主題沙龍」更有來自巴西、法國、奧地利、加拿大、愛爾蘭、香港等不同國家地區機構代表、創作者、企業家分享最新國際產業發展趨勢。許多文化科技內容業者皆表示,透過展會期間的沙龍活動與作品展示,不僅能與產業人士、民眾互動交流,也找到未來潛在合作夥伴,強化了產業對未來的信心。
文策院院長李明哲表示,全球疫情趨緩,讓更多國內外產業專業人士能藉展會進行實體交流,展現臺灣未來內容領域的創作實力與產業潛力,促成更多國際合作、跨域共創,也拓展國際市場的人脈與商機。
此次展會匯集了眾多跨國專業人士參與,除了帶來最新穎的國際趨勢,也以全球觀點挖掘臺灣產業優勢。其中,由奧地利遠道而來的「林茲電子藝術節」總監 Martin Honzik 觀察到,臺灣新媒體藝術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和色彩進入電子藝術世界;臺灣人自身的文化身份面臨著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以及無形壓力,也因此創造出獨特的風格,他更表示「如果有人在我面前的桌子上放了 10 件不同的藝術作品,並問我是哪一件出自臺灣,我都能選出正確的答案。」
「未來內容展」的多元題材,也讓觀看者透過沉浸式內容帶來更深刻的體驗,像是入圍第 79 屆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單元」的《紅尾巴》,許多民眾就在展區留言本上留下回饋,表示與《紅尾巴》這個作品表達的創傷經歷與修復過程,產生共感。
除藉由展區的作品展示,「未來內容展」也提供創作者與業者相互交流的機會。《紅尾巴》導演王登鈺即表示,在未來內容展觀摩其他人的作品,對他未來想要繼續發展 VR 影像創作來說相當有幫助。《紅尾巴》出品方高雄市電影館 VR FILM LAB 計劃統籌洪珷則分享,此次活動對拓展 VR 內容與發展沉浸式內容資源的重要,讓高雄市電影館更開拓臺灣在地市場,從中南部民眾為主拓展至廣大藝文消費者群,並接觸到更多北部的創作者、投資方以及廠商,讓北部產業人士看到高雄電影館的成績。此外,高雄市電影館持續經營的 VR 創作培育工作坊計畫,也是創作者想踏入XR產業相當有效的方式,而後更可以朝向文策院的沉浸式內容國際合製計畫邁進。
洪珷也指出展會中的兩個作品為例,如《新台潮宮廟元宇宙-北港朝天宮》這樣相當具有在地議題的作品,很適合推出至國外展演,讓外國觀眾更接近台灣在地信仰習俗,而與《永恆聖母院》剛好作為東、西方的某一種宗教性對照,以高雄VR體感劇院過去展演《莫內——睡蓮的誘惑》、《孟克的吶喊》等節目的成功案例,《永恆聖母院》在高雄會是相當有賣點的作品。
除了多元的題材節目,「未來內容展」的文化與科技跨域共創的創新成果,也帶來更多文化科技能量的展示。公益性 NFT《百岳計畫》、時尚 AR App《Love is the Answer》以及《天野喜孝VR美術館》等,讓民眾及跨領域業者有更多認識文化科技展現與應用的機會。創作《百岳計畫》的 FAB DAO 共同創辦人劉育名分享,FAB DAO 首要任務在於讓區塊鏈技術更靠近大眾生活,參與未來內容展讓他們有機會與大眾溝通,同時重新思考運用 NFT 對人類生活的意義;他們也在未來內容展中也獲得很多人脈資源與創作靈感,討論不同公益內容的合作可能。
開發《Love is the Answer》的時尚品牌 JENN LEE 設計師 Jenn 分享,全球前五大紡織業者在《Love is the Answer》App 開發期間即很有興趣,並想將企業自身的「虛擬服裝 3D 縫合技術」(透過虛擬演算計算出服飾製作所需的布料與輔料,藉由模擬預先排除版型問題、減低樣品耗損,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製作服飾)功能加進 App 中,激盪出更多科技結合時尚的應用可能。而合作開發《Love is the Answer》的再現影像總監郭憲聰也分享:「雖然疫情解封後民眾更想要往戶外跑,但我們並不知道虛擬沉浸式娛樂需求何時又會蓬勃發展,唯有持續更新最新的趨勢才能不落人後。未來發展對我而言是個『有機』的過程,雖然沒有明確的方向,但相信透過彼此交流能激發出更多不同想像。」
與日本傳奇藝術家天野喜孝攜手打造《天野喜孝VR美術館》的邦鼎科技吳雲中總經理也以科技業者的角度觀察,並表示,在這次展會中,讓邦鼎科技這類聚焦 VR、AR 軟體開發的科技業者,有機會接觸到應用面的廠商與創作者,對於規劃未來產品線有很大的幫助,也激發更多想像力,讓純 IT 產品有更多應用可能。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