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的中風復健:職能治療師談「任務導向途徑」

因中風影響到手功能的個案而言,學習如何拿起一杯水,即是復健的一環。(圖/Pexels)
因中風影響到手功能的個案而言,學習如何拿起一杯水,即是復健的一環。(圖/Pexels)

文/

季夏某日上午,受臺灣神經學學會之邀,響應「世界腦健康日」2023年的主題「失能」,有了一段講述「談腦中風」的機會。面對著眾多攝影機的記者會排場,示範與講解並行會生動些。當事前工作人員詢問有沒有復健器材要陳列,回應而擺在桌上的,是杯子、湯匙、小積木、鉛筆、毛巾、彈力帶…等,生活皆可見的小物。恐怕與其期待不符,難以為記者會添色。然而這些小物,體現出復健並不侷限於昂貴器材,生活物品亦是可行。如今中風復健方式多樣,其一的「任務導向途徑(Task-Oriented Approach)」,是復健融入生活的理想。

復健與生活脫鉤,成效不彰的窘境如何改善

當中風個案進入慢性期,維持著每週兩天醫院復健的習慣。治療室內用著相似的器材,練習千百回,但一出治療室,卻一次都派不上用場,徒增辛勞,並非少數人的體驗。

然而復健的目標終究是要回歸生活,任務導向途徑是如何將復健與生活結合呢?

治療師會先分析個案,關於他們的「個案、職能與任務、環境與情境」之現況,三者視為三種「系統」去衡量之間的「動態」關係(圖2)。

中風後,任一系統的變化皆可能改變肢體動作或行為表現。同理地,若想要有所恢復或重新學習,治療師也會評估這三者,去訂定個案專屬的復健目標。

之所以專屬,因為不同對象,關於個案、職能與任務、環境與情境的關聯會有不同。換言之,每個人的復健歷程與方式都是獨特的。

任務導向途徑介入前,職能治療師會分析個案的現況與問題,並制定專屬的復健計畫(圖/師人提供)

以個案為中心,復健目標對個案要有意義

生活的角色不同,注重的復健目標也不同,可與職能治療師討論去斟酌目標的順位。依照目標去安排的任務、活動才富有意義且增添動機,如此營造出「主動參與」復健的第一步。

一位右撇子大叔,中風後右手精細動作不佳以致拿水杯喝水不方便,感到受挫。於是獨立喝水作為目標,是重要的。

興趣是公園散步的高齡阿嬤,左下肢無力以致起身困難,遑論向前邁步。於是帶阿嬤從站到走,重拾興趣,是重要的。過程中,治療師會評估動作功能、認知功能、心理情緒...等面向。

以職能為基礎,活動安排善用5R原則

訂下了目標, 任務導向途徑亦倚重「動作學習」的原則,當中以5R的概念(圖3),去安排不同的復健任務、活動。

舉例而言,安排右手不便的大叔練習拿水杯的任務目標(Relevance,相關)。伸手拿水杯的過程分步驟去練習,找到哪些步驟是目標與能力有落差,去加強能力(Reconstruction,重建)。將活動分級,水杯先從固定位置再到擺放不同位置,中途也可以增加任務的變化(Randomness,多元)。透過大量的練習(Repetition,重複),表現漸入佳境,適時的給予鼓勵(Reinforcement,鼓勵)。治療師善用活動,讓個案感到有挑戰卻不至於難到卻步。

治療師以任務導向途徑的方式帶領個案時,復健活動的安排善用「動作學習」學習的要素。(圖/師人提供)

以實際環境與物品為媒介並考量照顧者的支持度,有利復健的學習

至於要在什麼的環境?
以喜歡散步的阿嬤為例,一開始在醫院的治療室練習著動作的基礎,並安排其家人參與復健過程,予以支持與協助。待有了進展,將所學應用在家中行走,進而真的回到公園,融入日常作息。不但妥善利用環境,也幫助她的家人放下心頭重擔,回到之前放心讓阿嬤出門的狀態。治療室行走時地面相對安全,當遇到室外的小碎石或障礙,需要平衡感的適應。而克服阻礙的經驗讓動作品質更加提升,即是環境的益處。

生活的物品而言,喝水所拿的水瓶、水杯形狀不同,大小、重量不同,抓握的力道與感覺便有差異,直接練習更具效益。才不至於治療室拿過各種器材,但在生活上,患側手不曾主動去拿起一杯水。

任務、物品、環境貼近生活,有利於動作的學習。此外,復健不只是一個人的事,照顧者的支持、社會資源也同樣重要。

任務導向途徑如同復健的內功心法之一,讓復健融入生活

自1990年代起,任務導向途徑的出現,起了復健的新篇章。時至今日,諸多訓練方式與其結合,恰似內功心法強化了眾多武功。透過對個案有意義的任務與活動為媒介,輔以生活環境下使用實際物品,讓復健不只在醫院,在家中也持續著。

生活中的物品看似普通,但在職能治療師眼中,加以善用便是復健利器。

註:

職能(Occupation):佔據著人們的生活,並且被認為是重要的、有意義的事情。每個人的職能不同,面向涵蓋了:日常生活、工作、休閒、社會參與...等。

參考資料:

Hubbard, I. J., Parsons, M. W., Neilson, C., & Carey, L. M. (2009). Task‐specific training: evidence for and translation to clinical practice. Occupational therapy international, 16(3‐4), 175-189.

​​Kumar, C., & Goyal, R. (2012). The Effect of Task Oriented Training on Hand Functions in Stroke Patients-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Indian Journal of Physiotherapy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93.

Mathiowetz, V. (2015). Task-oriented approach to stroke rehabilitation. Stroke rehabilitation: A function-based approach, 59-74.

Timmermans, A. A., Spooren, A. I., Kingma, H., & Seelen, H. A. (2010). Influence of task-oriented training content on skilled arm-hand performance in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 24(9), 858-870.

蘇桂瑢, 林克忠, 盧時雨, & 吳菁宜. (2010). 現代任務導向中風復健途徑之文獻回顧. 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 6(1), 50-65.

李佳靜, 許世賓, & 徐宇璇. (2017). 以職能治療任務導向途徑改善女性中風患者穿內衣技巧: 重度體感覺損傷患者之個案報告. 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 13(1), 34-46.

●專欄「白塔方寸」:師人,略懂「職能治療」的治療師,出沒在復健科、社區,或是生活品質需要提升的人們周遭。將醫學白塔內的深刻故事、觸及個案們的生活感悟等等,書寫下來分享給大家知道。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白塔方寸 復健 師人 治療師 創,專欄 琅琅專欄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第61屆金馬獎得獎預測:《一部未完成的電影》《鬼才之道》呼聲高,影后角逐張艾嘉PK吳君如,影帝看好喜翔

2024金馬影展奈派克獎11部入圍影片總評:最愛《青春末世物語》《白衣蒼狗》與《黎明時道別傷感》

會被「心靈成長課程」騙的人都怪怪的?從詐騙與邪教迷思到「道家幸福哲學」

《女兒的女兒》影評:張艾嘉再現最強演技,台灣三代女演員的修鍊場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