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眼看電影】張嘉真/青春是一場夢:裝睡的男人叫不醒

「醉好的時光」。圖/好威映象提供
「醉好的時光」。圖/好威映象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醉好的時光》

導演:湯瑪斯.凡提柏格

演員:邁茲·米克森、湯瑪斯·博·拉森、馬格努斯·米朗、拉爾斯·蘭特等人。

臺灣上映時間:2021/3/5

文/張嘉真

  「青春是什麼?是一場夢。愛是什麼?那場夢的夢境。」《醉好的時光》在開頭引用了齊克果的句子,畫面隨即以一群在湖畔奔跑的高中生展開,他們三三兩兩提著一箱的啤酒,又跑又跳又喝又吐,在樹影間追逐歡呼,他們就像一瓶瓶被劇烈搖晃過的啤酒,等著瓶蓋一掀,就要迫不及待的噴射出來。促使他們如此激情的不只是,而是還能在陽光下恣意妄為也不會感到徬徨的年紀。

  中四位大叔主角,便是在這一陣騷亂落的發源地登場,平庸因此顯得格外刺眼。他們是不同科目的高中教師,他們的共相便是得過且過。開會時敷衍的點頭、放鬆自然下垂的嘴角,上課時囁嚅幾次最後選擇闔上的嘴、面對同學質疑時飄忽的眼神……,中年危機四個大字緩緩升上銀幕中央,用文字藝術師一般加粗的發光字體現身,搭配抖動特效,令人無法忽視。然而何以是酒精作為一種介入中年危機的媒介?作為一個善於說出失敗、害怕與痛苦的「小女生」,會如何看待「男性的」中年危機?男性的中年危機又是從何而來?除了指認一個議題,電影更重要的責任是試著找出它將會往何處去?Mads Mikkelsen 縱情一躍的身影,指向了尚未被命名的解答。

  四人的酒精計畫,起源於尼古拉(Magnus Millang飾)偶然看見的一個假設,精神科醫生芬恩.斯卡德魯德認為人類天生缺乏一些酒精,當血液酒精濃度維持在 0.05% 時,是一個人能夠放鬆的恰到好處、展現自信與詩意的狀態。四人初嘗0.05% 的實驗看似微醺,其實在台灣的酒駕罰則中,已經會被吊扣駕照一年,並依公共危險罪移送法辦且不得易科罰金。由此可以推測飲酒文化在的重要性,丹麥青少年喝酒的「強度」在歐洲可以排名第一,若將丹麥整合起來,更是全歐洲喝醉比例最高的國家。

  在這個樂於酒醉的國度,酒精作為電影中重要的無生命物是如何被再現的?《醉好的時光》挑戰了一個難以回答的有趣的問題:我們可以多大程度的依賴合法的成癮物質?進一步而言,電影中呈現了兩種對酒精態度的極端面向,一邊是以馬汀(Mads Mikkelsen飾)為首發現自己接近酗酒的行為影響到了日常,決定戒酒回歸正常生活,一邊則是湯米(Thomas Bo Larsen飾)在一種沒有明說的酒精成癮狀態下,看見了原先日常生活中的裂縫,無法在回到現實佯裝自己甘於平凡與孤獨,所以選擇自縊。

吧檯情境圖非電影劇照。(圖/Unsplsh)

  無論是哪一端的態度,上癮都不存在他們的敘事之中。角色們也許會在某些時刻意識到自己失去控制,但沒有一幕讓他們坦承自己對酒精的依賴。這樣的敘事(缺陷)或許可以連結到角色的性別來討論,他們是一群沒有機會承認自己失敗的中年男性,而依賴也是一種失敗,一種陰性特質。承認自己無法失去某些人事物的表述,像是對陽剛氣概的貶損──你無法一個人(白手起家、自立自強、成家立業)。陽剛氣質鼓勵追求的是建構或競爭,不是與他人的連結,更遑論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練習去說出關於脆弱的需求。所以酒精不只是一種誘惑或難以抗拒的邀請,那其實是他們無法言說的需求。電影中後段四人追求酩酊大醉的「實驗」開始前,馬汀堅定的拒絕過幾次,宣稱自己要回歸家庭,背後未盡之言便是透過修復與妻子的關係來確認自我價值,但最後他卻在準備轉身離開的那一刻回頭喝下了一杯酒。除了以軍教片一般的角度檢視,電影在此呈現一種「拉K一時,尿布一世」的威嚇以外,更重要的是看見他們的無助,以及他們無助的無處可去。

  電影中四人數次在高檔的餐廳用餐,香檳、、伏特加配魚子醬,各自有固定的住處,最不濟的湯米都還能再養活一隻狗,中產階級的痛苦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該如何看見他們的無助?他們其實是一群長不大的男孩,總是外於自身的感受,如同電影開頭四人一齊聚餐時,面對喝著喝著不小心就哭出來的馬汀,所有人都只能叫他「別這樣吧」,那是不帶惡意的掩埋,大多時候他們也是這樣處理自己生命中的情緒問題。這使得他們在「變老」的過程中徒長的只有年紀以及他們理應遙望的志業目標,從來沒有機會練習除了人生成就以外,他們還有什麼建立自我價值的管道。中年危機是大叔們忽然有一天就耗盡了長不大的資本,他們再也沒辦法假裝壯志未酬是一種暫時的狀態。

  作為一部內向性強烈的喜劇,使人會心一笑的不是他們輪流醉到上班時會撞上柱子,而是角色們的酒精濃度,順著他們隨心所欲的舞蹈流入觀眾的血管之中。在電影的最後,這群終於承認自己年華老去的叔叔們加入了畢業生的狂歡舞會。酒精的「起飛」與「降落」,從協助他們逃避面對自己人生問題的工具,變成了夢的催化劑。如果青春是一場夢,那每一次回憶起夢的美好時,我們就睡一下,睜開眼睛,才會發現我們從未失去。

●「妹眼看電影」專欄:張嘉真,1999年生,高雄人,曾出版短篇小說集《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三采文化),想要叨叨絮絮的分享,從評論拆分出感受,把說教約分成說笑,以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方式說女性議題電影中的美麗與哀愁。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酒精 丹麥 電影 琅琅專欄 讀創故事 創,專欄 紅酒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寫作接案」月入6位數?寫文維生真的可行嗎?

宮﨑駿84歲了!動畫夢想還在飛

婚姻中的十七歲距離 他從愛玩男孩變成沉靜老人

2024年Alan評選十大電影:《荒野機器人》第七《可憐的東西》緊隨其後《艾諾拉》奪冠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