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靈魂 走趟「榕」入酒感的故事聚場:榕酒吧創辦人 Sig

組圖/琅琅悅讀,圖片來源:日日好日
組圖/琅琅悅讀,圖片來源:日日好日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文.李書嫻
攝影.張湘羚 圖.榕RON

基隆路二段的人流被夜餵養的益發壯盛,而我們也終於逃脫密如星河的車陣,來到榕RON Xinyi與標誌性的靈魂大樹相遇。

「說來巧合,不管是走過12年的榕士林,還是2017年創立的榕RON Xinyi,甚至挺過疫情的榕洋行(臺南店),從城市街區、交通位置到樓面的拍板定案,都有棵榕樹等在門前,像守護也像提醒『榕』延續品牌精神之必要。」鮮少受訪的榕主理人Sig首度現身,拍攝前他細細對了服裝與訪談形式,看得出掌理店務少不了他對細節的再三打磨。

榕樹下,一群用酒香蒸餾夢的人

講起榕的歷史,還得從2013年幾位熱愛電影工作的同盟開始,「幕後、製作到演藝,彼此從事的工作都在高壓下求生存,聚會成為紓壓的逃生門,次文化和是大家的共同喜好,開間酒吧的念頭在幾次乾杯後正式從桌面落了地,慢慢長出像樣的開店計畫。」

幾幕初創立的光景從早期駐店的DJ Eddy看來也份外寫意,「榕(士林)剛開第一天,還沒有正式營業的氛圍,純粹幾個好友、熟客來捧場,就像自己人的聚會所,人與人的感覺非常緊密,頭一年的感覺大多都是這樣。」這是DJ Eddy最喜歡榕的往昔時光,而Sig的印象則掉進2014年一場席捲全島的中颱麥德姆,17級強風在沿岸拍出五公尺巨浪,造成全臺20餘萬戶停電的威力,甚至連根拔起酒吧外的老榕,接連壓倒了捷運局的路樹,「那時榕(士林)才剛滿一歲,真的天有不測風雲。」

榕酒吧創辦人 Sig 。圖/日日好日提供

島嶼風味的異托邦,揭開秘密閣樓裡的風情

路燈亮了,手裡的聞香杯浸漬著城裡的燈火,話題聊進了調酒選品,「臺灣酒廠多如繁星,從釀酒師的個性、酒廠背景,循實際的試飲和配合默契,選出榕的合作酒廠。創作調酒時,品出哪些酒香能把島嶼水果完整封存、往哪可以找到對應創作的材料,這些都是酒吧人必寫的基礎作業。」吧檯後的玻璃瓶起伏如山巒,瓶身繪著形似植物圖鑑《倫敦花卉》出品的精細花果,著迷的躬身探看,上頭繪有臺灣人再熟悉不過的特產蓮霧和鮮美四季的時計果,瓶內琥珀色的光影在吧檯前緩步流轉,安靜的陪我們數算光陰。

好奇心拉著大夥往樓頂走,拾階往上前,還得穿過一扇輸入特定密碼才能敞開的多齒輪厚門,懷想榕成立於2013的當口,正是Speakeasy(隱藏酒吧)盛行於臺灣的年代,酒吧以書架門、電話亭、畫牆做出隱密入口,充斥著「自己人」才能入場的巧妙氛圍。樓梯的盡頭後名為「Attic trade company」,透視感強烈的巨幅歐洲宗教歷史畫,正自上俯瞰著別有洞天的酒水吧檯,近處幾盞水晶吊燈明滅於保有原始粗礪感的刷色牆面,「三、四樓擁有不一樣的開放時間,裡面另闢實驗室安放製作酒精基底的小型蒸餾儀;客座區則想砌出古巴革命後,首府哈瓦那行走下坡仍保有繁華碎片的傾頹美學。」在信義區高度競爭的酒吧聚落,秘密閣樓裡,華麗中帶點頹廢的中南美洲風情,正是榕信義引人回訪的第二戰場。

融合老屋、古巴風情與Sig心中臺北的氣味,誕生他與榕夥伴為島嶼精心創作的微醺空間。圖/日日好日提供

再續一杯榕式特調,用食飲說榕的共同語言

廚師到了,美食緊接在後,先上桌的是拌著山葵和臺式黑胡椒醬汁的「大腸小腸」,煎到酥脆的米腸和香腸襯著食品級榕民報,復刻了50年代市場攤販快手包裹熟食的懷舊形象;另道餐盤以海膽醬繪出海流,輕放香炸至恰到好處的墨魚飯球,一口咬下海味鮮甜與帕瑪森起司香氣一同竄入鼻腔,好奇這時佐餐的調酒會以什麼姿態出現?

榕信義明星下酒菜「大腸小腸」,選用古早味花生糯米腸與紹興香腸,先水煮後鍋煎,再用蒜頭爆炒,外裹少許臺式黑胡椒醬增添口感,內行人據說會再沾點哇沙米,搭酒更對味。另道信義限定「 炸墨魚飯球」,以傳統義大利燉飯炒法加入大量帕瑪森起司冷卻定型,再用特製酥炸乾溼粉油炸,盛盤前繪上海膽魚子醬,嚐一口,大海的鹹香盡付舌尖。圖/日日好日提供

決定先上桌「藝妓 (Geisha)」做為前導—一杯發想自美國調酒界傳奇人物Jerry Thomas,所著的經典調酒書《Bartender Guide》,名列榕信義創編酒單中15杯經典調酒之一。「藝妓」高過杯緣的氣泡先送進莓果的甜感,後韻則由龍眼花、玄米和焙茶風味的蘭姆酒作為鋪墊,一縷淡如輕煙的水果香在味蕾上迴盪,「有喝出裡面還加了微酸的鳳梨釋迦酒?」,還在味覺的震盪中品味,Sig送進榕信義必喝的另一杯「布朗琪」,在地老欉紅心芭樂果醬與養樂多調和出的蛋白奶霜,下層疊放咖啡、優格和餅乾紅茶,異元素衝撞出風味鮮明的多層次酒香,成為調酒師延伸想像力的本季代表作。

當一首歌成為酒吧國歌,榕民都在場

聊完有形的空間與酒單,問起Sig心中好酒吧的元素還缺點什麼?「靈魂吧!由酒吧裡的人所組成的文化和服務特色。」Sig起身站到音樂控臺前,讓久遠的DJ角色重新上身。在EDM進入主流的2013,Avicii、DaftPunk曲風開始廣受歡迎,「但我沒那麼喜歡EDM,那時酒吧放中文歌很像什麼不入流的事,但林強的〈A pure person〉、任賢齊的〈我是一隻魚〉,我倒是很常偷渡進Set(DJ套曲)播放。想來現在請DJ駐點、播放中文歌是酒吧再常見不過的事。」話外還想提的是,榕還有近乎年年舉辦的大型音樂祭「榕樂季」,知名唱作人老王、LINION、法蘭黛樂團,近年轉身演歌雙棲的鳳小岳都是重點嘉賓。

靈魂有了配樂,客人的故事才要上門,「酒吧生活是榕的日常,客人來或許是為慶祝、為求婚、為情緒找出口,怎麼讓這天成為他難忘的special day,是我每天踏進榕對自己的提醒。」不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來往的交流讓空間成為故事的有機容器,「一位憂鬱的客人在店裡留了遺書,夥伴輪流拉著他熱情開導,最後的最後,他成功留在了這個世界,其中一位前同事還成了他的另一半。」Sig講起客人好轉的病況,有種對老鄰居關懷的真切,自成一格的榕酒吧,主理人的性格養成了氛圍的基底。不過,還有一首歌是榕民(熟客)心中的氣氛必備,「這首歌在我和Eddy的播放史大概放了上千次,就像榕的國歌。」每到夜深,喝到一個份上總會有人喊著,「時間差不多囉!何時可以聽到〈憂愁〉。」這是大家都在等的合唱時刻,「若不是為了你,我哪會這麼憂愁,...因為你不值我將燒酒飲下去。」空間、好酒、音樂、人,缺一不可,這夜的榕巡禮,終於喝到一個圓滿。

更多內容詳見,日日好日全體通路 >> http://linktr.ee/edisgd.mag

●文章授權轉載自《日日好日》第5月號/2025春季號NO.31:酒杯裡的山景期,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日日好日:NO.31:酒杯裡的山景期
出版社:崴邦國際
出刊頻率:季刊
出版時間:2025-05-20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日日好日雜誌 調酒師 酒吧 音樂 古巴 創作 閱讀藝文 吃貨特輯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聽見金句/讓對方不高興一下,也許才是你該過的舒服人生。

沒有真跡也能爆紅?杭州「中國歷代繪畫典藏館」靠複製品重現經典水墨之美

以動物擬人、游刃有餘的虛實筆觸暗諷人類── 讀多和田葉子《雪的練習生》

基隆游太太(Echo)/我不想理解,只想被溫柔擁抱——從布爾喬亞的蜘蛛,看見一個母親的崩壞與修復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