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中心《行過幽谷》4/7首映 創作者談樂生療養院生命故事

《行過幽谷》映後座談將於4月7日世界衛生日邀請攝影家周慶輝與導演馬立群一起細數拍攝歷程點滴。
《行過幽谷》映後座談將於4月7日世界衛生日邀請攝影家周慶輝與導演馬立群一起細數拍攝歷程點滴。

4月7日世界衛生日(World Health Day),(簡稱攝影中心)臺北館將舉辦《行過幽谷》典藏品故事影片首映及座談,本片記述攝影家周慶輝先生於1990年代以「樂生療養院」院民為拍攝對象,長期蹲點記錄的背後故事,在COVID-19疫情後的此刻,此影片亦凸顯出「可怕的不是疾病,而是人們賦予疾病的負面形象」之紀錄觀點。本次座談將邀請周慶輝先生分享創作歷程,並與本片導演馬立群先生進行對談;透過攝影家與導演的觀點對話,回望拍攝時的點滴,以及鏡頭中的生命故事。

以影像記錄院民日常 翻轉對漢生病的恐懼

「樂生療養院」於1930年開始收治漢生病患,在百年前對於疾病的不瞭解,漢生病被認為是無藥可治的瘟疫,而以強制隔離的手段,進行疾病控制。1961年廢止隔離措施後,仍因社會的誤解被汙名化,使患者背負著社會群體的異樣眼光。1994年臺北捷運選址樂生療養院為新莊機廠預定地、2002年因工程動工,陸續拆除樂生部分院區。樂生療養院至今仍是臺灣醫療史、人權議題上被討論的重點議題。

周慶輝於1990年代擔任攝影記者之餘,開始進行「樂生療養院」的院民生活拍攝訪查,長達數年的拍攝過程,以日常生活、宗教、醫療、死亡等多層剖面來建構樂生院民的生活樣態,使觀者對於院民有著進一步認識與理解。《行過幽谷》系列攝影作品除希望為當時即將被破壞的特殊社會場景留下一座紀念碑,更透過與院民的長期交往,記錄下他們的日常,探索聚落形成的種種原因。此系列攝影作品不僅是周慶輝最早的創作起點,串聯起他往後創作的人性關懷主軸,其中以鏡頭視角展開的生命意像,喚起觀者的記憶,更透過影像展現攝影面向社會的關懷實踐。

典藏影片首映 觀照90年代「樂生療養院」

《行過幽谷》典藏故事影片首映座談,將以周慶輝的攝影創作為起點,闡述影片中拍攝者的故事及議題,並由本片導演馬立群以他長期任職攝影記者、影像創作者的身分與經歷,提出不同的審視角度進行對談。本次活動邀請民眾深入了解「樂生療養院」的過往歷史、生命故事,展現出影像在歷史、人權、生命倫理等多元議題探討的可能性,引發對醫療平權和相關主題的關注。

《行過幽谷》 —周慶輝典藏品故事影片放映座談

時間:4月7日(日)14:00-16:00
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 2樓教室(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主講:周慶輝、馬立群

活動報名:https://128.pl/NQlwq

線上展:https://128.pl/qTd9y

1990年代樂生療養院如同一個自成一格的社區,古蹟房舍內於清晨5、6點時便有菜市場開始販賣。周慶輝,《行過幽谷》,〈冬季清晨的菜市場〉,1990年代,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

1990年代攝影家周慶輝在新聞記者工作之餘的空閒時間,進入「樂生療養院」長期蹲點拍攝,從此開啟攝影專題系列創作。周慶輝,《行過幽谷》,〈天使〉,1993,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

在樂生療養院的日子裡,做禮拜也是部分居民日常的一部分,呈現出宗教作為信仰、娛樂的樣貌。周慶輝,《行過幽谷》,〈每個主日,谷神父都在「威廉聖堂」與樂生人辦彌撒、唱聖歌〉,1990年代,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

每天至蒸氣瀰漫的公炊廚房燒水、提壺熱水,是過去樂生居民揭開一天序幕的儀式。周慶輝,《行過幽谷》,〈輕度精神病患李亞育是一位熱心的挑水義工〉,1992,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

周慶輝,《行過幽谷》,〈冬天樂生人靜靜享受著溫暖的陽光〉,1990年代,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將於4月7日世界衛生日同步線上首映《行過幽谷》周慶輝典藏品故事影片。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紀錄片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活動 展覽資訊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攝影、插畫、閱讀共構一體!2024 Openbook好書獎再攜手金獎設計團隊「白輻射影像」合作製作吸睛主視覺

閩東語音樂劇《相約十五暝》 12/6-8高雄、台中展現馬祖戰地人文故事

2024金馬影展《虎毒不》奪奈派克獎!一同回顧歷屆金馬獎香港電影新力量

高雄哈瑪星鐵道園區「鐵道音樂市集」15家創意鐵道便當限量嘗鮮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