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能吃幾碗飯?活潑化教學翻轉人文學科危機
不只中研院院士,擔憂人社科系遭邊緣化,許多人文學者自行搭建平台,希望用更活潑生動的方式讓下一代接受人文教育。台大歷史系教授吳展良聯合台大天一社創立「天一學社」,邀請年輕教師,針對兒少在課後與寒暑假進行嶄新概念的「經典化國語文暨人文涵養教育」。台師大國文系教授祁立峰則創設「空中古文教室」等臉書平台,以通俗語彙和學生介紹古文經典。
吳展良指出,人社科系遭邊緣化是「全世界的現象」,數年前日本甚至傳出文部科學省提案要國立大學改制人文社會科系,去發展符合社會需要的課程。他認為,這是因為現代社會社會競爭激烈,年輕人「生存壓力大 」,必須在短時間內從事現代的競爭,需要時間醞釀養成的人文教育因此遭到漠視。中研院院士朱敬一表示,「重理工輕人文」是長時間留下來的社會氛圍,「改變需要時間」。
吳展良坦言,「天一學社」經營得非常辛苦,家長反應冷淡、而學生則忙著應付英數理化。天一行銷做過市場調查,發現這一代四十多歲的父母,小時候念人文課程「覺得沒用、甚至感到反感」,這跟台灣的填鴨教育有關。而大陸則因文革時期丟掉傳統,這一代父母反而急著「將傳統撿回來」,國學大為興盛。
因此,如何用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親近人文,是翻轉人文學科邊緣化的關鍵。吳展良坦言,翻轉方式「還在尋找中」,近日在對岸翻紅、講述唐詩的3D動畫歷史片「長安三萬里」就是他想學習的翻轉方式。
祁立峰指出,教學嘗試以學生熟悉的語彙、場域融入文本,如搭配日前北科大白飯事件,藉由詩文製作歷代詩人白飯量列表,搭配時事教學生讀詩。雖然偶爾被外界解讀為以今律古,但至少能作為學生親近文學的開頭,進而發掘書寫、創作的樂趣。
除了教學外,更多人文學科科系嘗試和傳播或出版等業界結合,一定程度將科系產業化,以此自救。元智大學中文系教授黃智明表示,元智大學近年已將「數位程式」列為大一全校必修,系上則在大二至大四期間陸續安排大數據應用、app製作等課程。輔仁大學中文系教授劉雅芬也表示,系上兩年前開始開設「數位人文專題與實作」選修課程,教學生看懂程式碼、對AI系統下指令,並能確實運用AI協助研究和行政工作。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