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命史上最大爬蟲類 台大發現7公尺長鱷魚公主

台灣豐玉姬鱷的模式標本與其部分頭骨的形態特徵。圖/台大提供,取自Cho and Tsai 2023最新發表台灣豐玉姬鱷研究文章。
台灣豐玉姬鱷的模式標本與其部分頭骨的形態特徵。圖/台大提供,取自Cho and Tsai 2023最新發表台灣豐玉姬鱷研究文章。

國立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蔡政修與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生卓義揚,耗時超過4年研究,發現過去學界熟知的台灣馬來鱷並非馬來鱷,而是豐玉姬鱷。而台灣豐玉姬鱷身長可達7公尺,比全世界現生最大的鹹水鱷還要更大,此篇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古生物學會發行的《古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

台大表示,幾乎不會被納入台灣生物多樣性的討論範圍,但實際上,在1972年時,生存於更新世、已滅絕的台灣馬來鱷(Tomistoma taiwanicus)已被命名為第一種台灣特有種鱷魚。

台大指出,台灣馬來鱷當年是由古生物學家鹿間時夫所發表,加上即便是於台南發掘,但目前典藏於日本國立,因此台灣馬來鱷的存在和意義一直沒有被台灣正視。

台大指出,蔡政修教授將台灣馬來鱷的模式標本從日本借回台灣進行深入研究,後發現與證實,台灣馬來鱷並不是「馬來鱷(Tomistoma)」,而是一種已完全滅絕的「豐玉姬鱷(Toyotamaphimeia)」。

豐玉姬鱷名稱來自日本神話中變成鱷魚的公主,台大指出,根據發現台灣也因此有了第一隻「鱷魚公主」,又加上分析結果顯示,確認這一件模式標本和目前唯一所知、從日本大阪所發現的待兼豐玉姬鱷有明顯形態差異,因此重新修改其名稱為「台灣豐玉姬鱷Toyotamaphimeia taiwanicus」。

台大表示,更進一步的分析與估計台灣豐玉姬鱷的體型,可發現台灣豐玉姬鱷身長可以長達7公尺,比全世界目前現生最大的鹹水鱷還要更大。期盼後續的古生物研究,將提供大眾解開台灣生物滅絕的問題與原因,提供國人更大尺度來面對氣候變遷與第六次大滅絕的議題。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台灣大學 鱷魚 自然科學博物館 台灣 日本 化石
🏀即刻登入預測NBA季後賽,拿好禮🎁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乙未之役130週年!臺史推出講座、VR及書展 省思台灣最大抗日戰爭歷史

360度環繞聲超沉浸!北藝中心「球劇場」升級國際級音響系統

當舒伯特組曲遇上台語?詩人鴻鴻執導《末日前的冬之旅》 爵士品讀經典歌劇與孤寂

臺灣史前第一人吃什麼?臺南美食之都必看「發現第一人巡迴展」解密史前歷史與遺跡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