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花穿旗袍、林懷民舞薪傳 V-10五友攝影展池上開展
1973年在路經圓山途中,攝影家莊靈信手拍下正在彈著月琴吟唱民謠的老先生。他後來才發現自己竟然意外捕捉到珍貴的畫面,照片中自彈自唱的老先生,竟是以「思想起」、以自編自唱的唸歌深受喜愛的民謠歌手陳達。3年後他拍攝放入陳達滄桑歌聲的雲門代表作「薪傳」,林懷民親自入舞和舞者以肉身拼搏,呈現張力十足的演出。這些珍貴照片即起在池上穀倉藝術館的「V-10視覺藝術群:五友@池上」攝影展中展出。
1971年10名年輕攝影家所成立的「V-10視覺藝術群」,開展一條不同於彼時主流創作發表路徑的群體,隨後陸續加入的成員多達20人,他們以敏銳的視角為變動的時代留下珍貴的見證。其中五名相識超過半世紀的V-10成員—莊靈、黃永松、郭英聲、林柏樑、劉振祥,受台灣好基金會之邀,在池上藝術館展出攝影生涯中的精采代表作。
莊靈、黃永松、郭英聲、林柏樑、劉振祥五名攝影家,除為台灣攝影界先行者,更廣泛影響過去50年台灣文化藝術與當代思潮。此次展出為五位大師參與策畫,展示作品各具台灣不同時代的象徵,如國畫大師張大千、國學大師臺靜農、攝影大師郞靜山、文壇推手林海音、詩人周夢蝶、歌仔戲演員楊麗花等人定格於莊靈的照片之中;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呈現昔日民間文化生活及傳統信仰的豐厚淳美,寧靜又帶著豐沛的生命力。
揚名國際的郭英聲以不同時期的經典之作及多變的色彩,讓人一窺其影像的細膩層次與深邃意境。以紀實攝影見長的林柏樑除展出知名的台灣文學家身影,更首度公開早年拍攝的蘭嶼影像;以藝術劇場和街頭運動攝影聞名的劉振祥,以構圖與色彩皆鮮明強烈的地景、民俗與劇場影像,展現數位時代影像創作的多元性。
1975年林柏樑在大家拍下「等待 席德進。」當時23歲的林柏樑跟隨畫家席德進走訪台灣各地的古蹟、廟宇、民間藝術,開始用攝影紀錄台灣的人文風景。林柏樑自述於將近40年之後的2013,才恍然大悟理解了這張肖像的精神,他說,「我當時拍到了什麼?我拍到了一個時代的先行者的寂寞。」
而在1924年拍攝的「國宅 蘭嶼」之中,林柏樑記述蔣宋美齡女士看到報章雜誌中的達悟人生活照片,冬天、颱風天他們住在地下屋,於是下令政府幫他們蓋鋼筋水泥平頂的國宅,自以為仁慈。殊不知地下屋和涼棚是達悟人長年生活連積出來的智慧,完全合乎環境倫理。這些國宅最後淪為倉庫和家畜避雨的場所。數年後發現國宅竟是海砂屋,而照片留下了充滿諷刺的見證。
台灣好基金會表示,此次特展由五名攝影家自己說故事,同時又有彼此欣賞相互呼應的默契,例如莊靈、郭英聲和林柏樑不約而同拿出了林懷民早期不同姿態的人像;黃永松老師的八家將臉譜和劉振祥老師的廟宇門神彩繪的強烈台灣民間色彩;還有林柏樑老師鏡頭下的池上是自信陽光的池上少年,劉振祥老師的池上則是空拍的美麗大地。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表示,透過攝影家們的鏡頭,讓人們有了更多觀看台灣和自我內在的不同視角,深刻感受到經過時間累積的豐實與溫厚。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則說,這一切讓「V-10視覺藝術群:五友@池上」有了非常豐富的層次與脈絡。
7、8月池上穀倉藝術館更安排多場精彩講座,讓眾人可以親炙大師風采。7月15日有莊靈與黃永松兩位V-10好友話當年;8月19換林柏樑登場,談談攝影的啟蒙與對話;8月26則由甫獲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的劉振祥聊聊池上秋色。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