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堂重回天母 終於解救書店沙漠!書店仍是百貨商場必須的存在
曾經走了誠品、淳久堂、金石堂、紀伊國屋等眾家書店的天母,近日黃色招牌字體的金石堂書店重新在大葉高島屋亮起,讓不少在地人感到振奮,原來曾經陪伴天母人超過30年的「金石堂書店」在2022年11月因租約到期告別,同年2月紀伊國屋書店也撤出大葉高島屋,加上在此之前天母地區曾經有的書店陸續退出,書店,頓時成為當地的稀有物,這也是最近天母人對於再迎來金石堂而感到高興的原因。
空窗了二年,大葉高島屋終於再次有了書店,這個消息也讓在地人紛紛在大葉高島屋的臉書留言肯定:「 太棒了!書店終於回來了,解救了書店沙漠的天母」、「希望大葉高島屋能有間長久的書店可逛」、「終於不是一間只有吃的百貨」。雖然這次金石堂是以期間限定店型態進駐,對雙方來說也是一個觀察市況的評估點。
大葉高島屋指出,為迎接即將到來30周年,今年各樓層持續逐步微調改裝,近年因商圈型態改變,天母地區實體書店所剩無幾,會找書店業者進駐,不只是為了提供服務,也是為了符合在地居民的期待。正好金石堂今年有展店計畫,彼此空間與時間都能配合的時機點上一拍即合。金石堂規畫有排行榜、主題書展區、話題新書區、親子童書區、文具禮品區、桌遊益智、文創商品區,開幕期間準備近兩萬本書,希望回應天母地區讀者期待。
新光三越天母店法雅客在去年9月改裝開幕,雖然擴大了3C主題品類,鎖定社區家庭客育兒需求,兒童文玩具區占比也隨之增加,書籍類則強調新書區與兒童書籍。新光三越天母店店長湯雅楓指出,書店經營效益不只是天母商圈的問題,而是普羅大眾閱讀習慣、購買通路習慣改變的問題。百貨有書店型態確實可以加分、吸引全客層進來,但書籍利潤低眾所周知,所以現在書店也積極發展商品多樣性,書店對於百貨商場來說是否是必要存在,需視百貨定位、書店面積占比、客層需求等各方面多元考量。
SOGO天母店也曾經有淳久堂書店,於2009年進駐、2016年租約到期撤出。SOGO天母店店長蕭淑英表示,完整的書店型態需要至少2、300坪空間呈現,加上閱讀行為轉變,在YouTube、Podcast都有許多說書頻道,需務實思考真正有買書習慣的人有多少?百貨通常反映著社會現象,所以綜觀各大百貨,幾乎是精品、餐飲的天下,百貨寸土寸金更需要評估給出大空間的經營效益,SOGO天母店會折衷選擇在兒童節等特定節日推出主題書展等型態呈現。
百貨業:書店也可以像超市般的剛性需求存在
儘管書店具有提供精神層面的滿足與創造商場的文化氛圍,但隨著閱讀習慣改變、網路書店的競爭,書籍的單價不高加上買書的人愈來愈少是不爭的事實,以坪效、業績面來思考,書店確實不是重視營收成長的百貨裡的加分項,但對社區型商場卻是創造來客、有如超市一般的剛性需求存在。
去年大直迎來了新商場NOKE忠泰樂生活,營運面向裡「藝文設計」是其重要能量之一,並代理自營TSUTAYA BOOKSTORE。NOKE忠泰樂生活營運長郭大睿對百貨商場開書店的效益有這樣的解讀,他談到,書店對於百貨的業種商品組合,若純就租金、抽成收入角度,從來就不是主要的組成,但就商品計畫的完整性而言,它還是一個被普遍需要的業種。它就跟超市一般,是一個生活面向相對剛性需求的存在。
而新莊宏匯廣場自開幕以來就以餐飲為集客強項,宏匯廣場執行董事柯愫吟上任後,也有想為宏匯廣場帶來書店的想法。她認為,如果單純從坪效、業績看,要靠書店獲利的情況不多,但書店加分因素是形象面、滿足顧客的需求,用這方面來看,就不全然是數字的問題,某方面甚至可以說是加分,可以吸引更多人來、停留時間更久,目的性是存在的。書店的加分、扣分是依各商場定位、需求而定。
柯愫吟指出,社區型、區域型商場對書店還是有存在必要,這是對社區民眾提供的多樣性服務中,很重要的一環。百貨除了物質滿足,在精神面也可照顧到顧客,這樣書店就有其存在的必要。
如果書店對百貨來說是服務性質的加分,利潤低的書店如何應付商場抽成?又如何在朝業績看的商場生存?郭大睿分析,書籍是一高度標準化商品,確實容易在線上購買,且毛利不高,因此能提供給百貨的抽成不能太多,但百貨看中書店的,早就已經不是業績或租金收入,而是有經營力的書店品牌,確實有自帶客流的能力,這也是目前多數百貨看中的重點。
以實際面來看,郭大睿認為,書店若只是提供書籍的販售功能,或許它的角色或重要性真的不高,因此百貨應該選擇在書店營運具有策展或生活提案能力的品牌,藉由書籍的各種不同分類,延伸更多生活議題面向的商品提案,它就能為百貨扮演帶動更多顧客入館跟業績的積極功能。
柯愫吟說到,百貨、書店,要合作就是要雙贏,雙方都有營運上的負擔,都要有所妥協才能永續,兩者取到共識才能有好的合作模式:如何經營客人、創造優質環境,讓客人願意走出家門、走出虛擬環境。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