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歷史現場!北美館「托瑪斯.德曼 30年回顧展」世界巡迴 70件攝影、雕塑作品首次來台
「我創作的核心是透過重新打造、去除原有敘事,將世界變成一座模型;此時世界變成寓言,而整個作品計畫就是隱喻。製作模型是一種文化技藝,沒有它我們就無法見證一切。」──托瑪斯.德曼
德國藝術家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世界巡迴展登臺,自 1 月 18 日至 5 月 11 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展出。展覽由攝影展覽基金會、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與北美館共同製作,美國策展人道格拉斯.佛格(Douglas Fogle)策劃。德曼曾參與 2002 台北雙年展,本次睽違 20 餘年以回顧展重登北美館,匯集從 1990 年代至今近 70 件作品,呈現其 30 年融合雕塑與攝影的創作實踐。
德曼 1964 年生於慕尼黑,1987 至 1992 年曾於慕尼黑藝術學院和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學習,1994 年復於英國倫敦金匠學院取得藝術創作碩士學位。起初,德曼僅以紙張和硬紙板為素材創作雕塑,攝影原本是他紀錄作品的工具。在拍攝過程中,他發現物件實體與相機鏡頭所呈現平面影像之間的差異,而後發展出以攝影為目的建構物體的創作方法,攝影也成為他呈現創作的主要媒材。他擅以大眾傳媒中常見的紀實影像為對象,以紙材精細地重建實物尺寸的場景,接著透過鏡頭取景拍攝出近似原影像的畫面,之後將模型全數摧毀,最終用大尺幅攝影輸出再現。藉此,他詰問攝影為絕對客觀或真實媒介的觀念,探索現實與重現之間的距離。德曼作品曾在全球各大美術館及藝廊展出,並在第 26 屆聖保羅雙年展(2004)代表德國參展,更曾四度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登場。出於對模型與建築的喜愛,德曼歷年來也與多位國際知名建築師如大衛.基帕菲特(David hipperfield)、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以及 SANAA 建築事務所等合作,包含展覽、裝置,甚至是建築工程案。
德曼的創作題材多取自知名歷史或社會事件的報導照片,重現影響西方或甚至全球局勢轉折的關鍵時刻。他的早期作品觸及他未曾親身經歷、透過圖像認識的德國歷史,如 1944 年希特勒險遭暗殺、被炸毀的房間(《專室》,1994);納粹所支持電影導演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的電影資料庫(《檔案》,1995)等。此外,德曼也重建多起世界重大新聞事件的場景,例如:唐納.川普 2017 年就任美國總統前召開記者會中,為證明他已交出名下企業經營權而堆疊於現場的文件 (《文件夾》,2017);美國國家安全局洩密者艾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逃亡至俄羅斯時曾落腳的飯店房間(《避難所》系列,2021);警方查獲 30 件失蹤數十年名畫與雕塑的威登斯坦研究中心(Wildenstein Institute)密室(《保險庫》,2012);311 大地震後福島核電廠廢棄的控制室 (《控制室》,2011)等。
人類文化如何詮釋與再現「自然」,以及人造和自然世界的分野,一直是德曼感興趣的創作主題。他以超過 27 萬張紙製樹葉創造《森中空地》(2003),一幅陽光從樹冠灑落的夢幻森林場景,呈顯人們對純淨、原始自然樣貌的浪漫憧憬。《石窟》(2006)的場景由 36 噸的硬紙板製作而成,藝術家收集並研究數百張世界各地禮品店銷售的石窟明信片,建造出真實大小的石窟及其中經過數千年累積而成的鐘乳石,最終落於攝影的圖像便是人們集體對石窟印象的濃縮;這件是德曼作品中唯一被留存下來的模型,現陳列於米蘭 Prada 基金會。橫跨此次展間出入口牆面的壁紙攝影作品《花見》(2014)則為觀者打造沉浸式環境體驗,其中德曼用紙製作出無數的櫻花,以稍縱即逝的花期冥想生命短暫與周而復始的本質。
2008 年,德曼開始把關注焦點從宏大的歷史議題轉移到生活題材上,創作「日常」系列作品。藝術家固然採取相同創作手法,先將影像轉換成紙雕再拍攝下來,不過這系列作品的影像來自他日常中偶遇、用手機拍攝的一隅即景,如丟在層架上的空優格冰淇淋杯與粉色塑料湯匙、放在水槽邊緣的肥皂塊、門縫下滿出來的信件堆,以及塞在鐵絲圍欄孔洞的咖啡外帶杯等。「日常」系列為德曼以尋常視覺元素譜寫的自述,讚頌生活中蘊含無限意趣的微渺末節,同時濃縮他對歷史的理解:歷史不僅是世界各地的恢弘事件,也同樣包含個體生命的凡常絮語。而有鑑於手機拍照功能的普及以及大眾對於在社群媒體分享影像的痴迷,藝術家透過耗時精心重製他生活中詩意而平凡的瞬間,邀請我們反思這些快速生成和傳播、充斥於當代社會的影像。
定格動畫則是德曼對動態影像構成的探索。《太平洋豔陽號》(2012)取材自一段網路上瘋傳的監視錄影機畫面:在紐西蘭海岸遭熱帶風暴巨浪襲擊的郵輪船艙內,桌椅、儲物櫃、紙盤、電腦顯示器等物件輪番向兩側滑動的滑稽景象,德曼花了三年時間,用紙和紙板一絲不苟地逐格重現這些失控混亂的時刻。
《氣球》(2018)中,一串繫在紅色塑膠晾衣夾上的氣球,在混凝土與磚石人行道上被風吹而緩緩飄動。畫面中只見夾子、五顏六色的絲帶,氣球本身卻漂浮在畫面之外,僅透過投射在地面的影子顯現,宛如跟著即興演奏的小步舞曲輕巧而慵懶地移動;伴隨搖曳的樹影、偶爾在地面掃過的落葉,作品捕捉城市生活中往往被忽略、不經意的詩意瞬間。
2011 年,德曼在洛杉磯蓋蒂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駐館期間,開始「模型研究」系列創作。他從以往用雕塑重構世界的技法,轉而聚焦在建築與時裝設計師的紙質模型初稿,擷取其中局部與抽象元素:不論是 20 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現代主義建築師之一約翰.勞特納(John Lautner)或當代 SANAA 建築師事務所等人具現構想的模型,還是以極具雕塑感設計聞名的服裝設計師阿澤丁.阿萊亞(Azzedine Alaïa)的奇特設計紙板,這些影像揭示了紙如何成為構建世界的基礎。而德曼在視覺世界建構環境的探索過程中,開始以其攝影輸出為壁紙介入白盒子空間,如《圓管》(2018)與《置物櫃》(2018)圖像在兩個展間中滿佈四面展牆,為攝影作品的展示賦予空間層次感。
透過紙材的巧妙建構與光線、陰影的編排,德曼的作品乍看近似真實世界的攝像,卻了無人跡,仔細審視更會發覺是用紙張和硬紙板重現。以平面的紀實影像為依據,精心搭建還原場景的紙模型並拍照,直至銷毀模型、徒留鬼魅般的影像,德曼透過在原影像與最終準攝影分身之間進行層層重製與轉譯,暗示即使歷史以影像的形式潛伏在大眾的個人與集體記憶中,我們對所謂真相的認知始終存在著斷差。德曼的創作探討紙張如何以其脆弱的質地承載影像與記憶,無論是關乎人們的日常點滴,或是宏大的歷史事件;更進一步,作品突顯攝影影像與真實世界之間互為表裡的對位關係,同時探問影像文化的慣性與認知悖論。
伴隨展覽開幕,北美館同步推出巡迴展專輯中文版,其中收錄策展人道格拉斯.佛格的展覽論述,藝術史學家瑪格麗特.艾佛森(Margaret Iversen)的評論,法國作家梅麗絲.德.蓋洪嘉勒(Maylis de Kerangal)的短篇散文,以及蘇格蘭作家阿莉.史密斯(Ali Smith)受德曼作品啟發而創作的散文體小說。展期間將辦理多場由專家導賞的「展覽漫遊」,詳細活動辦法及資訊請關注北美館官方網頁或追蹤北美館Facebook及Instagram專頁(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展覽資訊:
《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
展覽期間:2025.01.18-2025.05.11(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一樓1A、1B展覽室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