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獎公布/【抽獎】奇美博物館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18件名畫速讀懶人包

圖/琅琅悅讀
圖/琅琅悅讀

5月2日奇美《從拉斐爾到梵谷:珍藏展》盛大開展!逛展必看攻略(延伸閱讀:開箱《從拉斐爾到梵谷》 展場巧思、平面圖與周邊一次看!)看完後,緊接著編輯精選出18個逛展內必不可錯過的推薦畫作和細節!

這次展場共分為四大單元展區,各個單元展區以「時間軸」與「地理區域」為劃分,除了先讀懂家生平故事,藝術史件外,展覽呈現方式,包含畫框、簽名等細節彩蛋,也非常值得大家用心觀察。

此外,部分重點畫作會有獨立一整面牆的空間,以及台座突顯畫作,強調、聚焦欣賞畫作本身,幫助民眾更快速掌握展室內的作品有哪些。以下本次預覽會由奇美博物館團隊展示教育組周春桂協助導覽,分享不少展件故事與亮點,搭配奇美博物館官網資訊,以及編輯親訪現場,超近距離拍攝才看得到的畫面,一併整理如下大公開!(偷偷說文末有,別漏掉!)

展區地圖看特展。(圖/奇美博物館臉書)

目錄:(可直接點選,快速跳至該區簡介)
I區:梅西那的〈書房中的聖傑洛姆〉
I區:波提切利〈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
I區:提香〈女士肖像(來自達爾馬提亞的女士)〉
I區:拉斐爾〈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加瓦聖母)〉
I區:布克雷爾〈四元素:火、水〉
I區:荷賽特〈年輕公主(丹麥的多蘿西亞?)〉

II區:卡拉瓦喬〈被蜥蜴咬的男孩〉
II區:克勞德〈聖吳甦樂登船的海港〉
II區:戴克〈約翰·斯圖雅特勛爵和他的兄弟伯納德‧斯圖雅特勛爵〉
II區:林布蘭〈63歲自畫像〉

III區:卡納萊托〈威尼斯:卡納雷吉歐入口〉〈威尼斯:城堡區聖伯多祿聖殿〉
III區:哥雅〈依莎貝爾.德.波爾塞爾女士〉
III區:勞倫斯爵士〈查爾斯.威廉.蘭姆頓肖像(紅衣男孩)〉

IV區:馬內〈音樂咖啡廳一角〉
IV區:莫內〈鳶尾花〉
IV區:梵谷〈長草地與蝴蝶〉

第一展區「人文的甦醒:歐洲

著眼於15世紀以來,文藝復興所帶來的影響,藝術審美觀從神所支配的世界,改為以人本為中心,代表人物有波提切利、拉斐爾等。這個時期百家爭鳴,依據地區劃分,出現2種畫風,其一是偏愛自然主義的在威尼斯,以及其二,注重線條構圖的佛羅倫斯的藝術家。

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第一單元「人文的甦醒:歐洲文藝復興繪畫」。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  波提切利和十五世紀義大利繪畫

從中世紀的以神為中心逐漸改為人本為中心,過渡時期仍有不少神話、故事,包含神職人員、聖母、聖蹟等,仍然是這區中很重要的創作元素。

*必看繪畫1:

安托內羅・達・梅西那(Antonello da Messina,1430-1479)
〈書房中的聖傑洛姆〉

安托內羅.達.梅西那(活躍於1456;卒於1479)作品〈書房中的聖傑洛姆〉,約1475年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全展區年代最古老的畫作就是它!這位文藝復興師大師,梅西那,擅長以「透視法」呈現空間立體感,讓觀者從前景的拱門,看見一座教堂內的建築空間,教堂後的窗戶透出的風景,小小的畫作不可思議的透出三重空間,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聖人形象描繪與動物栩栩如生,例如主教紅色服飾、畫作中更藏有孔雀、獅子等多種動物,觀眾在欣賞時不妨仔細尋找看看。

部分精選畫作有大型輸出牆面可以先觀察,例如,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入口廊道的安托內羅・達・梅西那〈書房中的聖傑洛姆〉就很適合先在前導區觀察,然後再實際到展品前細細欣賞。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必看繪畫2:

桑德羅.波堤切利(約1445-1510)作品〈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約1500年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約1445–1510)
〈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

波提切利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主要為佛羅倫斯的梅第奇家族與相關人脈服務,色彩明亮,飽含宗教意涵。

畫面裡三個神聖奇蹟分別是在畫面左側,聖澤諾比烏斯為兩位年輕人進行驅魔儀式,他們因為毆打自己的母親而遭受詛咒,有兩隻惡魔從年輕人的口中冒出。畫面中央是一位心急如焚的母親對著死去孩子哭泣,經過主教的禱念儀式,男孩死而復生。畫面右側,主教將手放在行乞盲人的眼睛上,讓盲人重見光明。

波堤切利作品〈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波堤切利作品〈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三處局部,各自代表三個聖蹟。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  拉斐爾和義大利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意涵是「再生」、「重生」之意,十六世紀是這個復興文化運動的巔峰期,不管在文學、繪畫、音樂、社會、政治、建築都引發了巨大變革,跳脫宗教觀,舉世聞名的藝術成就都發生在這個時期,對於後世的影響甚遠。

*必看繪畫3:

提香(活躍於1506左右;卒於1576)作品〈女士肖像〉(來自達爾馬提亞的女士),約1510-1512年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提香(Titian,活躍於1506左右,卒於1576)
〈女士肖像(來自達爾馬提亞的女士)〉

提香是十六世紀威尼斯最偉大的藝術家,也是第一位有多國贊助者的畫家,此幅女子肖像,當時威尼斯鮮少有女性人物當主角的肖像畫,還是幾乎全臉正面直視前方的畫像,相當難得,因此它樹立這類肖像畫的標竿。

前景護欄建築有一個側面人物,可能是受到古羅馬浮雕藝術影響,人物描繪完整、立體,下方還有畫家簽名簡稱「T.V」,畫在建築上。

提香作品〈女士肖像〉也算是大尺寸的繪作,左下角「T.V」是畫家簽名。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必看繪畫4:

拉斐爾(1483–1520)作品8〈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阿爾瓦聖母),約1510–1511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拉斐爾(Raphael,1483–1520)
〈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加瓦聖母)〉

幾個世紀以來,拉斐爾被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儘管拉斐爾在三十七歲離世,但他的作品一直主導著歐洲繪畫的學術傳統發展,影響直到十九世紀中葉甚至更久。

經典三角形金字塔構圖,以及出神入化的「暈塗法」技巧,不由得令人嘖嘖稱奇,尤其聖母背後的深色拱柱設計,成功區隔人物與後方風景,使視覺得以聚焦聖母本人,堪稱是點睛之筆。周春桂分享說,該畫透過科技檢測透視時,發現畫布上打底草稿和覆蓋顏料幾乎差不多,可見拉斐爾不只畫技了得,上色也精準嚴謹。

1508年拉斐爾前往羅馬為儒略二世教廷服務,同一時期創作了這幅畫作,可能是接受教廷成員委託,作為個人祈禱用途,畫幅篇小,畫框造型獨特,還有藏品編號。作品又名〈加瓦聖母〉,是取自過去的畫作主人加瓦男爵夫婦。

拉斐爾作品〈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阿爾瓦聖母)的畫框細節,右圖是英國修復師協助畫作上牆時的檢測。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  楊.荷賽特與北方文藝復興

除了歐洲南方的義大利有文藝復興外,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歐洲,也發展出非常有特色的繪畫風格。

*必看繪畫5、6:

喬基姆.布克雷爾(可能出生於約1535,卒於1575)作品〈四元素:火、水〉,約1569-1570年。(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喬基姆.布克雷爾(Joachim Beuckelaer,可能出生於約1535,卒於1575)
〈四元素:火、水〉

本此展覽中少見的同一畫家,同時展出兩件作品,且都是巨幅尺寸的畫作!畫家布克雷爾該系列中總計有四幅作品,另外還有〈空氣〉和〈泥土〉兩幅同樣也收藏於英國國家藝廊中。

這個系列繪畫不在雍容華貴,而是走庶民日常風格,兩幅畫在背景中藏有宗教故事,〈火〉是廚房場景表現的是即將被燒烤的動物與肉品,仔細看左上角房門可以看見耶穌。〈水〉則是魚販市集的魚類,右上建築門後的遠處,有漁夫灑網,呼應聖經故事。周春桂也強調,畫師處心積慮地將作品埋藏宗教故事,不只表現出那個時代對宗教信仰的重視外,也比較容易有使作品獲得贊助者的青睞。

(左)布克雷爾作品〈四元素:水〉簽名,不小心拍攝到有年代感的畫框,以及該圖中的(右下)宗教元素,而(右上)則是在〈四元素:火〉中發現的。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必看繪畫7:

楊.荷賽特(活躍於1508,卒於1532)作品〈年輕公主(丹麥的多蘿西亞?)〉,可能於約1530–1532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楊.荷賽特(Jan Gossaert/Jean Gossart,活躍於1508,卒於1532)
〈年輕公主(丹麥的多蘿西亞?)〉

這是一位勃艮第公國菲利浦三世的宮廷藝術家,同時也是北方文藝復興代表人物之一:楊.荷賽特。

可以特別注意畫中描繪人物推測為丹麥流亡國王克里斯蒂安二世的女兒,可以細看她的服飾長袖、領口、帽子等處,以上百顆珍珠縫製而成,極其華貴。手指特別指向渾天儀上的北緯55度位置,可能暗指她父親失落的王國,即現今的哥本哈根。

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第一單元「人文的甦醒:歐洲文藝復興繪畫」。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第一單元「人文的甦醒:歐洲文藝復興繪畫」。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第二單元 「從王室到平民 巴洛克繪畫」

闡述十六至十七世紀的宗教改革,間接促成巴洛克藝術的流行,畫家為宮廷與教堂增添華麗的氛圍;新教國家因為中產階級興起,藝術家的創作題材變得十分多元,包含人物肖像、常民風俗、靜物與風景等。其中畫家卡拉瓦喬與林布蘭作品,名氣最高。

●  卡拉瓦喬與十七世紀南方巴洛克

*必看繪畫8: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1571-1610)作品〈被蜥蜴咬傷的男孩〉,約1594-1595年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

〈被蜥蜴咬傷的男孩〉

卡拉瓦喬是位靜物畫家,有時與羅馬其他畫家合作。當時靜物畫的地位不如肖像畫或敘事畫。這幅繪畫是否英國國家藝廊最早收藏的一幅畫,也是他創新風格備受矚目的的一幅。

前景靜物與後面人物戲劇張力的表情和被咬到的動感姿態,產稱鮮明對比,同時又巧妙將肖像與敘事畫的優勢完美結合,技巧高超,趣味性十足!

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第二單元「從王室到平民:巴洛克繪畫」。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卡拉瓦喬作品〈被蜥蜴咬傷的男孩〉局部 蜥蜴。圖/琅琅悅讀

*必看繪畫9:

克勞德(可能1604或1605-1682)作品〈聖吳甦樂登船的海港〉,1641年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克勞德(Claude,1604/5?–1682)
〈聖吳甦樂登船的海港〉

法國畫家克勞德出生於洛林公國(959–1766),從事古典主義傳統繪畫,主要生活在義大利。柔和而寧靜的光線、雲海景致是他克勞德畫作的一大特點,更是他作品對十八、十九世紀的風景畫家影響深遠,第三單元展區「探索與創造:壯遊風潮」就有一位崇拜他的迷弟─透納,在「透納遺贈」相關資料中特別要求,他死後的畫作就要和克勞德的畫作一起展示。

畫作上描繪的是聖甦樂的傳說故事,相傳她帶領1,100名童貞女航往羅馬朝聖,回程因拒絕入侵的歐洲的匈人首領求娶而遭殺害。海港景色雖美好,卻是一則悲傷故事的開端。

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第二單元「從王室到平民:巴洛克繪畫」。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  林布蘭與十七世紀北方巴洛克

相較於義大利與法國的華麗巴洛克風格,相對呈現比較低調內斂,繪畫更加強調光影變化。這區必不可錯過的兩幅繪畫,就是代表性畫家戴克與林布蘭的作品。

*必看繪畫10:

林布蘭(1606-1669)作品〈六十三歲自畫像〉,1669年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林布蘭(Rembrandt,1606–1669)
〈63歲自畫像〉

出生於萊頓、活躍於阿姆斯特丹的林布蘭,在十七世紀的荷蘭繪畫史有不容忽視的地位,也是歐洲最重要的畫家之一。40年的藝術生涯中,留世的作品有超多幅自畫像,透過自畫像磨練畫技,也出售給富有的收藏,奠定自身市場地位。

這幅是林布蘭在1669年離世前所繪製的三幅自畫像之一,他不只用光線效果強調臉部,還加上更密集厚實的顏料來描繪面容,包含衰老的眉眼、鬆垮的兩頰與灰白的鬍鬚,即使到了生命最後,他仍熱愛繪畫,更是孜孜矻矻的探索光影與色彩呈現上的多種變化。

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第二單元「從王室到平民:巴洛克繪畫」。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必看繪畫11:

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第二單元「從王室到平民:巴洛克繪畫」。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1599–1641)
〈約翰·斯圖雅特勛爵和他的兄弟伯納德‧斯圖雅特勛爵〉

十七世紀來自比利時的法蘭德斯風格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西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完美主義的肖像畫家。從這幅畫作處理布料的細節不難看出。

這幅巨型的繪畫中,根本是等身大小,畫家在主角兄弟兩人在華麗的服飾表現磨墨,尤其仔細處理綢緞材質的以光影呈現布料質地,好似柔軟舒適的細節,相當出色!此外畫家也透過眼神、站姿、馬靴上的馬刺,展現出渾然天成的優越感氣質,活脫脫就是兩位貴族本人站在你的面前!

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第二單元「從王室到平民:巴洛克繪畫」。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第三單元「探索與創造:壯遊風潮」

英國18世紀起盛行「壯遊」(Grand Tour),富有的貴族們會到歐洲大陸旅遊,旅遊,和現代的我們一樣出國玩也會帶「伴手禮」和「喔咪呀給」回家家鄉,所以掀起一股風景畫潮流,經常委託當地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也頗豐,開始了探索新的繪畫技巧,進而帶來各種文化交流。

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第三單元「探索與創造:壯遊風潮」。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  卡納萊托與十八世紀歐洲繪畫

英國貴族弟子開始探索新的繪畫技巧,湯瑪斯.勞倫斯爵士《查爾斯.威廉.蘭姆頓肖像》(紅衣男孩),而風景畫在英國藝術家透納和康斯塔伯的全力揮灑下邁向高峰。

*必看繪畫12、13

卡納萊托(1697-1768)作品〈威尼斯:卡納雷吉歐區入口〉,可能於1734-1742年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卡納萊托(1697-1768)作品〈威尼斯:城堡區聖伯多祿聖殿〉,可能於1730年創作。圖/琅琅悅讀

卡納萊托(Canaletto,1697–1768)
〈威尼斯:卡納雷吉歐入口〉〈威尼斯:城堡區聖伯多祿聖殿〉

卡納萊托出生於威尼斯,以描繪該城市景色聞名,尤其受到英國收藏家的青睞。

作為本展覽中為二,同一作家卻一次展示出兩幅作品,卡納萊托的這兩幅威尼斯於1879年作為一對作品捐贈給英國國家藝廊收藏,但英國國家藝廊修復後,發現它們在風格和色調上截然不同,顯然不是一組的作品。

〈威尼斯:卡納雷吉歐入口〉中的運河是威尼斯僅次於大運河的重要水道,卡納萊托改變透視形成更戲劇性的構圖:最右邊建築的正面比實際的更銳利,開闊的河道使橋樑離觀者更近,也更容易看見兩側的建築。

卡納萊托的作品〈威尼斯:卡納雷吉歐入口〉與〈威尼斯:城堡區聖伯多祿聖殿〉並列陳列。圖/琅琅悅讀

*必看繪畫14

法蘭西斯科.德.哥雅(1746-1828)作品〈依莎貝爾.德.波爾塞爾女士〉,1805年之前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法蘭西斯科.德.哥雅(Francisco de Goya,1746–1828)
〈依莎貝爾.德.波爾塞爾女士〉

哥雅是十八世紀西班牙知名畫家,在本幅畫中有兩個重點:潮流服裝和女士的下巴。

畫中女士穿著如同「瑪哈」,一種源自西班牙社會底層的女性打扮,在當時貴族之間蔚為流行;她披戴著傳統蕾絲頭紗「曼蒂拉」,複雜地勾勒蕾絲花紋。

1980年以X射線攝影檢測時,發現這幅畫是畫在一位男士肖像上。哥雅沒有覆蓋原本的畫作,而是直接繪製新的作品,在她的下巴附近可以依稀辨識男性眉毛的黑色曲線。肖像之間沒有保護層或髒汙層,顯示作畫時間相當接近。藝術家經常重複使用畫布,尤其在政局動盪時期,不容易取得物資和穩定的贊助。

哥雅(1746–1828)作品〈依莎貝爾.德.波爾塞爾女士〉約在1805前創作。圖/琅琅悅讀

*必看繪畫15

湯瑪斯.勞倫斯爵士(1769-1830)作品〈查爾斯.威廉.蘭姆頓肖像〉(紅衣男孩),1825年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湯瑪斯.勞倫斯爵士(Sir Thomas Lawrence,1769–1830)
〈查爾斯.威廉.蘭姆頓肖像(紅衣男孩)〉

一踏進下間展室,一定會被這幅畫所吸引住目光!勞倫斯是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英國傑出肖像畫家,1792年成為喬治三世的首席宮廷畫家。他的畫風繼承自十七世紀的范.戴克,同樣把人物表情和高級服飾的特殊質地,絨感與光澤皆描繪得恰到好處。

本幅畫作又被暱稱「紅衣男孩」,是英國國家藝廊於2021年購入,算是新收藏,在1825年展出時,評論家認為這幅畫表現出「單純又甜蜜的純真稚氣」,給予極高的評價,是勞倫斯代表作之一;1967年成為第一幅印在英國郵票的畫作,可見它的超高人氣。

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第三單元「探索與創造:壯遊風潮」。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布展過程,工作人員將勞倫斯的作品〈查爾斯.威廉.蘭姆頓肖像〉(紅衣男孩)掛於牆上。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第四單元「光線與色彩 印象派繪畫」

印象派興起於十九世紀晚期的巴黎。這個名詞最早來自對一群藝術家不以為然的藝術評論;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馬內、塞尚、雷諾瓦和莫内。印象派畫家通常採用鮮豔的筆觸,強調光線變化的效果,以不同於常規的題材來作畫。,然而卻為西洋藝術史翻開嶄新璀璨的一頁,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馬內、雷諾瓦和莫內,以及後印象派最受歡迎的塞尚、梵谷與高更。

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第四單元「光線與色彩:印象派繪畫」。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必看繪畫16

愛德華.馬內(1832-1883)作品〈音樂咖啡廳一角〉,約1878-1880年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愛德華.馬內(Edouard Manet,1832–1883)
〈音樂咖啡廳一角〉

馬內不同於學院派畫風、大膽且隨意的自由繪畫風格,使他成為印象派重要的先驅。

十九世紀的巴黎「咖啡館」文化興起,由於「音樂咖啡廳」的價格便宜,表演豐富,音樂家、藝術家等喜歡在此群聚與交流,而透過畫作的啤酒、咖啡、菸斗,反映出常見流行文化元素,忙碌的咖啡廳女侍烘托出熱鬧的氛圍,畫家馬內多幅知名的創作中,經常可見這類場所為創作題材。

有趣的是馬內1874年,最一開始是想以一間法式咖啡廳為背景,畫出一幅大型作品,誰料創作半途靈機一動變更畫作,過程中他將畫布裁切一分為二,變成了兩幅作品,右半部後來成為這幅作品,左半部〈咖啡館〉收藏在瑞士溫特圖爾的奧斯卡.萊因哈特藝術館。

據說,是英國國家藝廊慷慨地借給它收藏,曾在距今144年前的1880年,兩幅畫作曾有短暫合體,一起展出過。

另外半幅畫作〈咖啡館〉收藏在瑞士溫特圖爾的奧斯卡.萊因哈特藝術館。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必看繪畫17

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1840–1926)
〈鳶尾花〉

克勞德.莫內(1840-1926)作品〈鳶尾花〉,約1914-1917年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印象派」一詞源自1874年一篇嘲諷莫内畫作〈印象.日出〉的藝評;但後來莫內成為開創印象派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也成為印象派的同義詞。

S型的小徑,兩側綠草蔓生,紫色的鳶尾花點綴時間,是一個出人意料之外的俯瞰視角,繪畫線條奔放、粗曠,構圖與用彩,風格別具!不過,畫布上多處沒有塗到顏料,可能與他晚年深受疾病白內障所苦有關,無法細膩作畫,但也有一說,這幅畫是莫內過世後在其工作室內找到的,極有可能是一幅未完成的遺作。

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第四單元「光線與色彩:印象派繪畫」。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必看繪畫18

文森.梵谷(1853–1890)作品〈長草地與蝴蝶〉,1890年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1890)
〈長草地與蝴蝶〉

他原本不是畫家,直到1883年近三十歲才開始繪畫。梵谷在世時,作品並未受到大眾肯定,然而他是當今最受歡迎的後印象派畫家之一,最著名的畫作主題是各種樣貌的「向日葵」和陰鬱眼神的「自畫像」,作品充滿強烈的生命力、豐沛的情感及絢麗的色彩。

梵谷在醫院療養時,畫了許多俯瞰院內「廢棄花園」的速寫與畫作。1890年五月他曾寫信給弟弟西奧,表示他畫了兩幅「剛剛割過草的草地」,這幅作品可能是其中之一。儘管畫面中沒有地平線或天空,高處的視角卻創造出一種深度感。長短不一的筆觸以綠、黃、褐色交錯著藍色與淡紫色,其間有白色小巧的蝴蝶翩翩飛舞,匯聚成一幅迷人而直觀的自然寫照。

英國修復師佈展時,仔細檢視梵谷的作品〈長草地與蝴蝶〉,可以看見印象派大師的獨特的繪畫筆觸。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展場最後,還有對共同主辦方英國國家藝廊的鳴謝特區,包括館長簽名與獻給所有人的一段話,是什麼呢?就交由大家看展去探索了!或者,你也可以點開下方琅琅悅讀編輯的開箱展覽的直播,一探究竟!

展覽最後的鳴謝特區。圖/琅琅悅讀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Masterpieces from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展覽日期:2024.5.2-2024.9.1(採預約日期、時段入場)
展出地點:奇美博物館 一樓特展廳
展覽時間:週一至週四9:30-17:30,週五至週日9:30-20:00
了解詳情:奇美博物館官網

【搶先看】5月1日媒體預覽會直播

※小提醒:正式展覽期間可以拍照,禁止使用閃光燈、錄影及直播,本影片經奇美博物館同意攝影與直播。

「琅琅悅讀」特別企劃,歡迎踴躍回答下面的票選問題,並留下聯繫email(僅供本次活動使用)即可本次奇美博物館特展的紀念品兩組(A4獨家資料夾與別針、導覽手冊各一組)抽獎活動,投票時間即日起至5/16 23:59止。投票次數越多,中獎機會越大!

看不到投票嗎? 立即點選👉前往投票

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A4資料夾與導覽手冊-圖/琅琅悅讀

注意事項:

1. 獎項:A4資料夾與別針(圖案隨機)一組,《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導覽手冊一本,共計2名,將由琅琅悅讀贈送。
2. 票選結果預計將於投票結束後一週內公布,後續活動贈獎將個別email通知得獎人,逾時視同放棄資格,由候補名單遞補。提醒您所填email務必以常用信箱為主。
3. 得獎人不得將兌獎資格轉讓予他人,且獎項不得折讓現金或轉換其他品項。
4. 如無人收件或因會員寄送資料填寫錯誤/資料不完整,恕不補寄敬請留意!
5. 對活動辦法有任何問題及意見請來信至reader@udn.com信箱。主辦單位保留最終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利。

琅琅悅讀‧贈書/【投票抽獎】奇美博物館特展紀念品兩組!

中獎名單:(2024.05.27更新)

A4獨家資料夾與別針 一組
is*****@gmail.com

導覽手冊 一本
pi*****dy8037@gmail.com

備取名單:
vs*****@yahoo.com.tw
yw*****gmail.com
a0*****4377@gmail.com
sa*****en@gmail.com
ys*****@gmail.com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奇美博物館 藝術 繪畫 英國國家藝廊 宗教 文藝復興 抽獎活動 展覽資訊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富邦美術館「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國寶級藝術家動能雕塑 展現光影詩意與童趣

【抽獎】2024台北藝術博覽會展前必讀!推薦3大路線、29間藝廊與講座節目表一次看(內附平面圖)

北美館年度鉅獻「喧囂的孤獨」146件作品 爬梳台灣百年膠彩畫發展史

近百年前日月潭有多美? 攝影中心「典藏開卷」350幀影像見證台灣日治時期的歷史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