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館「KSPACE高雄實驗場」李怡志創作打破獨立創作型態與展示多元社會議題

《我們是個體也是集合體:人與場所的對話性創作》展場一隅,展現藝術創作的社會創新與多元價值。(高美館提供)
《我們是個體也是集合體:人與場所的對話性創作》展場一隅,展現藝術創作的社會創新與多元價值。(高美館提供)

匯聚多元跨域的「KS高雄實驗場」,將在3月2日帶來具在地關懷的創作展覽《我們是個體也是集合體:人與場所的對話性創作》,藝術家李怡志從在地出發,以社會參與行動,帶來高雄共創作品,打破藝術家獨立創作型態,透過群體參與作品展現個人生活在高雄城市的多樣變化,展現藝術創作的社會創新、共享多元價值。

高美館代理館長林羿妏表示,KSpace高雄實驗場展現實驗性及前衛跨域的藝術精神,同時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嘗試打造高美館為城市創意發電機。透過李怡志呈現其多年來深耕地方的共創計畫作品,美術館結合歷史風土與在地特色,藉由「KS高雄實驗場」創作平台,聚集在地、關懷家鄉的年輕藝術家,帶著創新精神的藝術創作思考展現KSpace空間具開放、可親近及公共關懷。

藝術家李怡志(來源:藝術家提供)

《我們是個體也是集合體:人與場所的對話性創作》展覽,透過人與場所的對話創作,展現「人與場域」的關係,「集合」代表環境因人的集合,組成具有空間感的社區、志趣相似的社群,同時描述集合住宅的結構形態擴大為集合城市的發展;而抽象的集合概念,除了涉及數學觀念,也是人與人的對話與交流,產生意識聚合的「輿論」、行動網絡的實踐,「個體」從中顯現生活關係、社會價值和場所精神。

展覽由策展人邱俊達打造,從「符號體」、「絮事體」和「共活體」三面向探討個人與群體議題,「符號體」作品展現對高雄城市高速變化、社區轉型、身體感差異和在地鄉愁的反思,採集老城區元素,以符號作為對話、再製城市想像;「絮事體」表現多語言的社群參與,回應生存的絮語、期許、主張,再現意識的集體;「共活體」則在合作、參與中,表現地方記憶、傳統技術、文化、語言、族群的跨文化實踐。

KSpace高雄實驗場的參展藝術家李怡志,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從事藝術創作、策展、與地方創生等工作,作品多與人文歷史、傳統技藝、庶民美學及地方智慧有關,師承藝術家吳瑪悧「社會參與式藝術」的風範,曾帶領國立中山大學USR城市共事館計畫師生團隊活化旗津社區空間,獲得2023日本Good Design地域活動類優良設計,並保存應用大漁旗傳統技術,以藝術和設計深耕地方社區營造。

作品展現多元社會議題,〈沉市風景〉嶄露藝術家對高雄鹽埕的都市規劃和生活環境關懷、〈我的!人生金曲〉匯集青年從個人到環境之間的情感記憶、〈大港,人生錦旗〉賦予傳統漁船文化的當代詮釋,連結市民與大港的關係、〈鰻波〉則是以鰻魚為主角,串連起高雄跨越地域及族群的多元文化交流,從中建立參與者、觀眾、藝術家的對話。KSpace高雄實驗場為高美館開創實驗形態藝術計畫,了解更多徵件相關資訊請至本館徵件辦法頁面查詢。

《我們是個體也是集合體:人與場所的對話性創作》

展出日期:2024.03.02-04.21
展出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地下一樓 KSpace高雄實驗場

作品〈沉市風景〉嶄露藝術家李怡志對高雄鹽埕都市規劃和生活環境關懷(高美館提供)

〈大港,人生錦旗〉作品(高美館提供)

〈大港, 人生錦旗|外籍移工篇章〉作品(高美館提供)

作品〈鰻波〉(高美館提供)

《我們是個體也是集合體:人與場所的對話性創作》藝術家李怡志開幕致詞(攝影:陳建豪)

展覽開幕《我們是個體也是集合體:人與場所的對話性創作》展場(攝影:陳建豪)

展覽開幕合照,左起藝術家李怡志、策展人邱俊達(攝影:陳建豪)

展覽主視覺《我們是個體也是集合體:人與場所的對話性創作》,參展藝術家李怡志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高雄市立美術館 展覽資訊 藝術 社區營造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時尚x美食x手作x馬戲全都有!富邦美術館12/28「風之派對」邀你瘋玩一整天!

木棉花年末派對「漫漫逛 聖誕趴踢」綜合動漫快閃店 《鬼滅之刃》、《進擊的巨人》、《膽大黨》等熱門周邊歡樂開展

動漫迷與推理迷注意!「名偵探柯南解謎路跑」報名開跑,2025年4月新北、高雄趣味登場!

經典童書《漢聲小百科》精神重現!桃市兒美館「新說小百科」與8位藝術家創作兒童新視界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