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美館「街事美術館」本周六即將在北投梅庭精巧開展

2023「街事美術館」主視覺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3「街事美術館」主視覺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臺北市立(以下簡稱)自2019年啟動「街事美術館」計畫,主題圍繞「臺北人的365日常」,持續將臺北的12個行政區打造區區「皆是」美術館:每年選定一區域,透過本館典藏作品賞析、回憶採集、社區互動,邀請當地居民重探臺北在地的文化面貌。今年,「街事美術館」聚焦自然資源豐富、蘊藏原住民女巫傳說的「區」,10月28日至2024年3月17日於歷史「北投梅庭」展出,邀請民眾感受當地的自然與人文面貌。

提及北投,人們常想到煙霧繚繞的地熱奇景、暖泉幽境景象,而地名由來,相傳源自平埔族語中女巫「Pataw」一詞。本次「街事美術館」選擇當地近百年歷史建築「北投梅庭」,以「喚境」為主題呼應地景所孕育的傳說,展出北美館典藏作品《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原寸輸出(「名所」為早期日本對地方史蹟與特色風景之稱),北投溫泉亦為其筆下描摹的景象之一。

鄉原古統(1887-1965),本名堀江藤一郎,1917年來臺,陸續擔任臺中第一中學校教師、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教師,積極培育臺灣學生陳進、林阿琴、邱金蓮等,並曾多次擔任臺展、府展東洋畫部審查員。本次展出作品以臺灣1920年代觀光景點為主題,細膩呈現臺北各地景致,帶有濃厚的浮世繪風情,觀眾得以窺探臺北各區域名勝過往的樣貌,喚起歷史與生活記憶,對照現今的人文生活及自然地景,進而感受不一樣的時代與風土氛圍。

鄉原古統,《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膠彩、紙,21.7 × 18.7 cm ( × 12 ),1920年代。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北投梅庭座落於溪谷之濱,約於1930年代末期完成,屬和洋式建築風格,主體融合日式木架構與現代化鋼筋混凝土構造,屋內曾設有溫泉浴池,外有綠意庭院及唭哩岸石圍牆,具地域性及時代性之建築特色。原為私人住宅,後經臺北市政府評定為市定歷史建築而對外開放,近年被打造為藝術文化與教育推廣的活動空間。

主題「喚境」,除象徵北投區地熱煙霧的傳說,亦召喚其時光意象,凝縮不同時空背景、新舊文化符號及生活樣態。本次邀請藝術家以多面向教育體驗活動,具象化在地長者的記憶。藝術家陳依純策劃的「私密信件小史」工作坊,與長者共同書寫與在地生活經驗相關的故事,並從中萃選關鍵字,以圖像生成技術,呈現專屬在地記憶中的幻景影像;藝術家倪瑞宏與民俗藝師王正雄攜手合作「梅庭裡的北投– 噴泉池與那卡西樂團」創作坊,引領當地民眾認識北投產業歷史、傳統彩磁裝飾技法,並透過北投公園的踏查寫生,共創一系列關於在地記憶的彩磁壁畫。

展覽呈現北投區在地長者對於區域探索印象的合作成果,邀請觀者從中發掘獨特的人文特色,展期自10月28日至明(2024)年3月17日,開幕將於10月28日下午2時30分舉行。相關展訊請至北美館官網 (www.tfam.museum)查詢。

2023街事美術館「私密信件小史」,藝術家陳依純以AI圖像生成技術,呈現在地樂齡長者記憶中的幻景影像,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3街事美術館「私密信件小史」,藝術家陳依純以AI圖像生成技術,呈現在地樂齡長者記憶中的幻景影像,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3街事美術館「私密信件小史」,藝術家陳依純以AI圖像生成技術,呈現在地樂齡長者記憶中的幻景影像,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3街事美術館「梅庭裡的北投– 噴泉池與那卡西樂團」,藝術家倪瑞宏與民俗藝師王正雄引領當地民眾創作關於在地記憶的彩磁壁畫,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3街事美術館「梅庭裡的北投– 噴泉池與那卡西樂團」,藝術家倪瑞宏與民俗藝師王正雄引領當地民眾創作關於在地記憶的彩磁壁畫,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覽資訊:

2023街事美術館計畫—臺北人365日常

展覽時間:2023年10月28日–2023年3月17日 (週二~週日 10:00-18:00)

展覽地點:北投梅庭 (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6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北美館 美術館 北投 建築 AI 陶瓷 鄉原古統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攝影中心線上展《北福爾摩沙的回憶》用一盞茶時間看19世紀台灣

從商朝文物到大師水墨 外交部12件文物捐贈故宮見證外交發展史

【抽獎】《梵谷:尋光之路》逛展攻略:必看12件真跡名畫

開箱《梵谷:尋光之路》5大亮點:直擊展場巧思、平面圖與台灣限定周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