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博館「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 追尋經典南洋藏品的百年故事

木質平面傀儡-爪哇趕者伯夷(Majapahit Empire)國王―Raden Damar Wulan皮影戲偶。(圖/國立臺灣博物館 提供)
木質平面傀儡-爪哇趕者伯夷(Majapahit Empire)國王―Raden Damar Wulan皮影戲偶。(圖/國立臺灣博物館 提供)

在臺灣,我們可以遇見許多來自的朋友,因為求學、工作或結婚等因素移居至此。每位來自東南亞國家的人有著屬於他或她的在地視角,如果你認識十個不同地區的人,你就會有十種不同的視野。裡典藏了豐富多元的東南亞藏品,每一件藏品都連結不同的故事,代表著百年來臺灣與東南亞在經貿、文化、族群及信仰的知識體系的相互的關注和交集。

回望百年來臺灣與東南亞的故事與物件脈絡,臺博館(全稱:國立臺灣博物館)推出「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精選南洋類藏品,透過「人與物」、「物與物」的對話,聚焦東南亞區域的信仰、藝術及風土民情,述說跨越區域與文化差異的相遇故事。展覽即日起至6月18日於臺博館一樓西展廳展出。

展覽中最吸睛的莫過「巴龍」(Barong)與蘭達(Rangda),以及一把峇里島克力士匕首(Bali Keris)。峇里島神獸「巴龍」,是峇里島重要的文化象徵,也是峇里島傳統舞劇與神話傳說的主角,巴龍與蘭達分屬善惡兩端,代表著天地之間正邪永恆的共存與拉鋸。當蘭達施法使要來討伐祂的勇士拔劍自殘時,唯有巴龍現身擊敗蘭達,才能拯救勇士免於傷亡。巴龍的來臨,除了逼退邪惡之外,同時也為信仰者帶來平安與福氣。然而,蘭達並不會消失,其所代表的面向,則具有時時提醒人們要敬天畏神與禮敬天地萬物的意涵。而克力士匕首,是具有神性的護身符,象徵「賜福」與「勇氣」,也是巴龍與蘭達對峙時,巴龍軍隊的重要武器。

展場中展示的巴龍,是2014年峇里島藝術家I Made Muji受託製作,同年由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組主任帶來臺灣,並於2019年捐贈給臺博館,具有著擔任連結峇里島文化與臺灣社會的角色。

「百年對話展」透過克力士匕首、面具、木質平面傀儡、皮影戲偶、甘美朗樂器模型、錢幣、生活器具、越南水神信仰古籍、印尼的孔雀羽冠虎面獅等各種南洋展品為媒介,希望能帶給觀眾更多關於博物館、臺灣與東南亞的多元視野和再發現,從藏品背後的故事來觀看「百年前的東南亞」,認識由當代跨國移動者帶入臺灣的「當代東南亞」多元文化。

展覽資訊:

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

時間:即日起至6月18日,每週二至週日9:30-17:00(每週一、除夕及春節初一休館)

地點:臺博館一樓西展廳(臺北市襄陽路2號)

臺博館官網:http://www.ntm.gov.tw

印尼峇里島神獸「巴龍」(Barong)。(圖/國立臺灣博物館 提供)
印尼峇里島蘭達。(圖/國立臺灣博物館 提供)
峇里島克力士匕首。(圖/國立臺灣博物館 提供)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東南亞 博物館 印尼 觀光 國立臺灣博物館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中台世界博物館特展大年初三登場!揭密佛教藝術中「神奇寶貝」的智慧密碼

故宮南院特展「群生藝相」26組件書畫精品解碼寓意與奧秘

2025台北國際書展/盤點12大必看特點:首創主題書牆、AI與真人作家協作辦展引期待

古代版「新春貼圖」?故宮北院推4大書畫展 國寶細緻傳情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