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文蔚/以史筆寫海外風流人物─《滾滾江河弄潮人》推薦序

石麗東作家個人照。作家以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ROC分會會員身份參加該會在倫敦舉行的雙年會,並於參觀BBC公司的總部留影,攝於2018年11月。(圖/石麗東作家提供)
石麗東作家個人照。作家以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ROC分會會員身份參加該會在倫敦舉行的雙年會,並於參觀BBC公司的總部留影,攝於2018年11月。(圖/石麗東作家提供)

《滾滾江河弄潮人》是資深媒體人石麗東精心撰寫的一部人物,透過對多位傑出華人的生動記錄,展現海外華人在不同領域的奮鬥歷程與貢獻。本書收錄的故事跨越三十年,涵蓋文化、藝術、科技、政治與商業領域,從李瑞芳的華裔移民研究、白先勇的文化工程、李安的奧斯卡之路,到華裔芭蕾王子李存信的傳奇人生、政治人物趙小蘭、美食界巨擘魏明光等,勾勒出華人移民的多元面貌。

文/須文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以史筆寫海外風流人物(推薦序)

  有緣結識石麗東老師是在二○一八年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雙年會,在那場由師範大學、東華大學與國家圖書館合辦的「全球華文作家論壇」中,石麗東現身說法,與台灣學者,出版社總編輯同台討論海外華文文學的編輯出版,以及第二故鄉寫作的經歷,可惜論壇時間有限,無法盡窺她豐富的經驗。

  石麗東居住休士頓近半世紀,她畢業於高雄女中,並在政大新聞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是我的大學姐。有著豐富編輯、翻譯與採訪的實務經驗,她曾任職於中央通訊社與休士頓郵報資料部,並曾擔任中央日報的特約撰述,北美華文作協美南分會的首任會長,以及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第十一屆會長。從新聞工作到文學,她擅長書寫報導文學與人物特寫,所著《愛跳舞的大文豪》、《成功立業在美國》、《誰與爭鋒:美國華人傑出人物》、《行者無疆》等,都以書寫生命故事為特色。其中二○○四年更以《行者無疆》為主題,榮獲華僑文教基金會「華文著述獎」新聞類第一名,也曾獲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類第三名,以及二○一七年僑聯總會的「華文著述獎」新聞類第一名,可見其寫作備受各界肯定。

  綜觀石麗東近年來書寫,側重在海外華人故事,頗有以史筆彌補歷史遺漏與偏差的重大意義。歷來美華文學的研究中,發現華人從淘金與修築鐵路開始,為美國的基礎建設、工業、商業與近代文明貢獻頗多,但美國歷史與文學始終不記錄華人的貢獻,書寫精彩人物,自然有追回記憶,呈現更全面的歷史面貌。

  作為報導者,石麗東在美南地區目睹並見證了許多華裔精英,無論在科研、商界或是藝術文化的耀眼成就。尤其美國在二十世紀後葉的強盛,很大程度歸功於科技發展,如何突出華人菁英的表現,記述傑出成果,自然也能呈現華人移民的真實生活與貢獻。如同石麗東記述李安所言:「我覺得如果世間有所謂的最終價值,那麼經過時空的篩選,逐漸就會有一些價值沈澱出來……至於有多少真金,就看滅火之後的灰燼中留下的是什麼了。」石麗東的新作《滾滾江河弄潮人》正是在砂礫中淘金,有其珍貴的價值。

  《滾滾江河弄潮人》一書從一九九○年代中葉起筆,從書寫程雙玲和喜玲兩姊妹的〈同氣連根各自榮〉開始,到最近二○二四年的〈融合中西美食的餐館大亨魏明光〉一文,以三十年的跨度,側寫白先勇、張純如、李安、哈金、查建英、鹿橋、趙小蘭等人,展現出作者的毅力與堅持,本書也更因為穿過時光長河,更有其時代意義。

作家白先勇的《台北人》向民國歷史敬禮。(照片/聯合新聞網資料庫;記者林俊良/攝影)

李安導演的新片「舊金山」,獲得加州加州電影委員會審核通過稅收抵免。(照瑱/聯合新聞網資料庫;記者張宏/攝影)

趙小蘭獲得全美亞裔總商會「傳奇成就獎」後發表感言。照片/聯合新聞網資料庫;記者葛歆睿/攝影)

  對台灣讀者而言,書中人物有些聽來陌生,但細讀故事,又都與台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連,以魏明光先生事業成功後,捐款給母校政大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證。魏明光畢業於政大新聞系,於上世紀一九七○年代赴美留學,在打工籌措學費期間與餐飲業結緣,並對美食產生了濃厚興趣。一九七○年代後期,他在美國費城接連經營六家風格不同的餐館。二○一一年初,魏明光被北美的中餐通訊雜誌 “Chinese Restaurant News”評選為「全美百佳首選中餐廳」,並帶領團隊到紐約著名餐館展示廚藝,提高中餐館的形象,將中華美食推向國際舞台。

  魏明光於二○二三年退休之際,將一生辛苦打拼積攢的千萬美元捐贈給母校政治大學傳播學院,以回饋台灣。他當年求學主修「新聞傳播」,就讀期間曾獲無數獎學金,得以順利完成學業,心存感激,因此效法先賢回饋社稷。他希望通過捐款設立「新聞傳播講座」、「傑出新聞獎」等,鼓勵媒體業界及後進者,提升媒體素質,匡正社會風氣,如此充滿熱血的人物故事,正是台灣英雄與典範。

  《滾滾江河弄潮人》一書講述人物正面的奮鬥歷程,也充滿批判觀點。其中涉及華裔學童成長的問題,點出華裔學童在美國學校就讀時,總會面對融入學校和交新朋友的困難,最終也構成了華裔學童與父母的衝突隱因。進一步分析華人何以幫派份子橫行,因為許多幫派份子來自中國大陸,不諳英文,因為求學求職無門,以致淪落街頭而供「老大」驅使,她採李瑞芳教授時得到重要的觀察,如果年輕人不事生產、沒人監督、或不受教育而任其流離失所,就會被機會主義者所乘,讓年輕人受到不義之財的誘惑和操縱。

  石麗東隔海觀察,也有其特別清明之處。例如訪問白先勇時,就批評台灣當局在一九八○年代演出《遊園驚夢》時,當局對舞台劇的審核尺寸相當嚴,不利於文藝的發展。而面對當前華人文化的發展,白先勇強調,如今中國人在經濟方面已經站穩起來,下一步是如何振興文化,首先在教育制度方面毛病就很多,譬如在中小學,構成中國重要傳統的山水畫不教,都去學西畫,自己的戲劇不學,而去學西洋劇。如何喚起青年人重視傳統文化?從文藝之美入手?似乎是不二的法門。

書名:《滾滾江河弄潮人》
作者:石麗東
出版社:致出版 出版時間:2025年5月26日

  好的人物特寫,要能展現史詩般的壯麗,石麗東書寫文藝界的風流人物,著重時代背景與文化現場,將人物置於其所處的時代背景與文化環境中。例如,她記述每一位藝術家、思想家與文學家的故事,便會提及當時的文化現場,包括華人社區、文藝環境與傳播環境等,透過豐富的資料,發掘人物的獨特性與貢獻,更期待從人物故事中,傳達各領域的深奧、艱難,以及成功者的人生哲學。她希望能透過這些故事,激勵讀者「見賢思齊」,學習成功者的精神與特質。

  《滾滾江河弄潮人》一書中,石麗東努力發掘人物背後的情感與人性,她不僅關注人物的成就,也關注人物背後的所思、所感與所悟。例如,她採訪美學大師李澤厚,並從其家居生活與家庭關係中,發現其有情世界。同樣在與鹿橋對話時,也展現出他純真的個性,以及堅持正體字的美學態度,都讓人難忘。

  《滾滾江河弄潮人》從個人故事反映歷史脈絡,這本書不僅是個人傳記,也反映了文化史的變遷,尤其作者秉持著記錄歷史的使命感,致力於書寫海外華人的故事,不容青史盡成灰,為後人留下珍貴的歷史記錄。海外華人生活艱辛,流離在故土之外,但誠如哈金所說:「每一個大的損失(譬如有家歸不得)都會成為另一個機遇,都能創造出新的寫作空間。」石麗東確實從第二故鄉的人物特寫中,開創了一個新的、迷人的文字空間,讓讀者沈吟再三。

●本文摘選自之《滾滾江河弄潮人》。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致出版 報導文學 美國 台灣 社會人文 書摘 出版風向球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如何處理衝突和棘手的對話?必須精巧設計提問,避免激烈反彈發生

為什麼越反感某人心裡卻越在意?其實是受心理防衛機制影響

避免長照悲歌!盤點長照2.0,政府提供的「四包錢」和喘息服務

琅讀金句/對我而言,真正切身的事,是無法用言語文字說出來的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