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 琅琅悅讀

活動專區 寶瓶《嘎啦》新書活動雙書85折 永續未來式書展 消費滿額即贈限量棒球門票 《豐年》7406期


取消 確認

News
我們的生活比你想的還物理:新聞時事X日常生活的物理真相大揭密

我們的生活比你想的還物理:新聞時事X日常生活的物理真相大揭密

作  者
出 版 社
格  式
EPUB(流動版面)
標  籤
電子書定價 NT$ 400
7
NT$ 280
電子書定價 NT$ 400
7
NT$ 280

優惠活動

系列書

出版資訊

出版日期
2022-11-08
線上出版日期
2023-03-20
ISBN
9786263184626
EISBN
9786263184848(EPUB)
分級
普級
語言
繁體中文
閱讀更多

簡介

生活中處處有物理!

培養物理思維,用物理學家的眼光看世界

從此「眼中有物,心中有理」​

  

★北一女中知名物理老師 簡麗賢 為所有人寫的物理學入門!

 

◆紅外線熱像儀或額溫槍是怎樣測量體溫的?──電磁學的應用

◆警方用以驅離民眾的強力水柱,力量有多大?──牛頓的運動定律

◆戰鬥機演習時,為何會影響附近養雞人家的雞群?──聲學的「音爆」作用

◆科幻電影中的穿牆術是怎麼回事?──量子力學的「量子穿隧效應」

 

用最日常的事件,揭開背後的物理學祕密

從力學、聲學、電磁學到最潮的量子力學

生活中的那些「為什麼」,就用物理學來解答!

 

看似深奧的物理學,除了是許多科學學門的基礎,其實也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書作者簡麗賢老師長期推廣科普教育,並已出版多本廣受歡迎的科普書。在本書中,他將以新聞報導和生活時事,帶讀者領略科學的樂趣與美,保持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全書沒有生硬的公式或理論,而是以淺顯易懂的圖文結合物理知識,教你善用潛藏的物理思維,不僅培養對周遭生活的敏感度,更能大大提升科學素養和媒體資訊判讀力!

 

專文推薦

物理就在生活中,物理學不是只記公式、算答案,不信的話,就翻開這本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張敏娟│輔仁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本書除了造福北一女的學生外,也能嘉惠臺灣的莘莘學子和喜愛閱讀的讀者,增加物理知識,提升媒體識讀能力。

──傅昭銘│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本書大致依課綱主題分類……透過簡老師多年多元的教學經驗,深入淺出,傳達新聞報導和生活現象背後的科學概念……是非常好的科普書,也很適合作為相關選修課的參考書。

──傅祖怡│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撰寫科學普及的文章,要深入又須淺出,還要傳達正確的科學概念,不能讓讀者誤解,確實不易。……本書要出版了,喜事一樁。……衷心推薦《我們的生活比你想的還物理》。

──戴明鳳│清華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閱讀更多

作者

簡麗賢
現任北一女物理教師,任教高中36年,熱愛教學與寫作,致力科學教育和口語表達。學生稱他「上課條理分明、板書工整漂亮、說話字正腔圓、中氣十足、穿著富有造型的領帶老師」。

曾獲得物理教育學會物理教學獎、教育部全國語文競賽教師組國語演說第一名、閩南語演說第三名;指導學生獲得國際科展一等獎、全國語文競賽演說及朗讀第一名;獲邀擔任科學展覽會、演說比賽評判委員及科學營、演說營講師。文章散見於《科學月刊》、聯合報、自由時報、人間福報、國語日報、中學生報。著作有《如何學好高中物理》、《生活物理SHOW》、《木星上的炸薯條最好吃?》、《學校沒教的溝通課》、《一開口就打動人心》等。

他自我期許成為良師,「我們不缺名師,缺的是良師」。「名師以學生的優異表現塑造自己,良師則以自己的專業和敬業造就學生。」這是他的教育信念。

繪者簡介

楊章君
工作溫度22度的理工宅,
喜歡的成語是不明覺厲,
物理研究所畢業目前卻是靠畫畫維生,
在畫畫中發現自己的渺小,
錢包跟戶頭也都越來越小。
閱讀更多

目錄

▍推薦序1:好讀有趣的科普書(張敏娟│輔仁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推薦序2:處處留心皆物理(傅昭銘│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推薦序3:用物理心讀新聞(傅祖怡│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推薦序4:一起為臺灣的科學教育努力(戴明鳳│清華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作者序:生活比我們想的還物理──用科學之眼讀新聞

 

▍前  言:學物理,才不會理盲 

01│生活中處處是物理

02│學物理增加閱讀樂趣

03│學物理能增強創造力

04│學物理可提升媒體識讀力

 

▍Part 1:運動與力學

01│不離不棄的保麗龍箱

02│神乎其技的香蕉魔球

03│強力水柱的力量有多大?

04│奧運項目「無舵雪橇」的物理學

05│臺北101的超高速電梯

06│走鋼索的人雙手為何要張開?

07│小小的指尖陀螺立大功!

08│雲霄飛車能一直運行不停止嗎?

09│調降棒球的恢復係數,為何有利投手?

 

▍Part 2:聲波與光學

01│超音速戰鬥機的音爆效應

02│都卜勒效應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03│唱歌竟能把玻璃杯唱破?

04│「海風琴」的設計靈感

05│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06│一道維持9小時的神奇彩虹

07│海市蜃樓是虛幻還是真實?

08│飛機是如何安全著陸的?

 

▍Part 3:熱與電磁學

01│追蹤癌細胞的正子斷層攝影

02│醫院的磁振造影究竟是什麼?

03│悠遊卡的設計原理

04│在水中善用高壓電的電鰻

05│磁浮列車為何能浮起來?

06│被譽為護國神山的臺灣半導體產業

07│紅外線熱像儀是怎樣測量體溫的?

08│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熱」現象

 

▍Part 4:量子科技與近代物理學

01│量子力學是如何誕生的?

02│量子電腦與通用電腦差在哪裡?

03│人類真的可以穿牆嗎?

04│量子糾纏究竟是怎麼糾纏?

05│用奈米幫野柳女王頭護頸

 

▍Part 5:臺灣天然災害物理學

01│臺灣為什麼經常發生地震?

02│颱風是如何生成的?

03│鋒面,臺灣雨量的重要來源

 

▍附錄

01│知識密度高的「吳健雄科學營」

02│以科學會友的「科學博覽會」
閱讀更多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