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Chiu/好勝心的天秤

「邱媽媽,最近孩子只要比賽輸了就會一直哭,我告訴他要冷靜一點,輸了沒有關係,下次再試試看就好了,這樣哭會影響到課堂。」幼兒園老師慈眉善目地述說,語意背後的暗示是:孩子好勝心太強了喔。
返家途中,察覺到孩子天真可愛的眼神裡帶著些許自責,上學一向沒什麼問題的他,舉止中透露著「糟糕,我被告狀了」的罪惡感,所以,我蹲下來凝視他,再張手擁抱。討論這件事之前,我想先讓孩子知道,我愛他。
蹲下時,我和孩子眼神交會,我知道他的好勝心來自本性;在擁抱他的那一刻,神奇的想法湧上腦海:「有好勝心很棒呀!對自己有所要求,從來不是一件壞事。」有了這個想法的我變得非常自信,那份自信來自我對孩子的信任,以及我期待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雀躍。
「你在課堂上遊戲輸了想哭,是因為你輸了。你覺得自己已經好努力了,卻還是輸了,所以很難過,對嗎?」孩子頻頻點頭,眼中夾帶著委屈的淚光。我告訴他,如果是媽媽輸了一樣會難過。「但媽媽表達『遊戲輸了,我好難過』的方法是:我會走回座位,一邊讓自己冷靜,一邊回想是不是有什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也可以觀察同學是怎麼贏得比賽的,然後告訴自己,下次再輪到我時,我會繼續加油、再挑戰一次!」
「我們都想贏,想贏是好事,但我們不可能一直贏。所以,我們要學習『用更好的方法,表達自己的失望與難過』,這樣,才不會讓自己的失望與難過影響到別人,大哭大鬧會讓課程無法進行,這樣就不對囉!」
「好勝心很好,但我們能用更好的方法,表達自己的失望與難過」與「很想贏,所以輸了會難過失望很正常」,是我想讓孩子知道的。面對年幼的孩子,我沒有把握能在一次的對話後就讓他懂得這些道理並做出改變,但我會一次次觀察、提醒,並在些微的改變後,給予大大的讚美與滿滿的期待,耐心地陪著他,讓他可以自信地體驗自己的成長。
「孩子在學習上愈來愈主動,喜歡自我挑戰,輸了會默默走回位置上,沒有再大哭大鬧,很棒喔!繼續加油!」這天在聯絡簿上看著老師寫下的文字,感受到孩子的成長與老師的關愛,覺得欣喜而踏實!
能在孩子的本性上錦上添花,相信皆是為人母、為人師最開心的時刻。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