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萱/從交友軟體認識美國大選?

在新墨西哥聖塔菲藝術學院駐村期間,出現了「滑交友軟體風潮」。帶起流行的是B,她飛機一落地就開滑,幾天把聖塔菲及周遭城市的女同志滑了一輪,之後天天騎馬約會、遊山玩水。平平都是駐村,為什麼就她的特別多采多姿?於是我也跟著湊熱鬧。恰好十一月美國要總統大選,我心想,都花時間認識人了,不如一兼二顧,順便打聽選民怎麼想。

新墨西哥是「藍州」,較支持民主黨,不過儘管藍大於紅(共和黨),如同美國多數地區,它依然是主要城市與大學城偏藍,其他地方偏紅。聖塔菲作為首府,極度傾向民主黨,若往滿是化石燃料公司的南部走,風景就大不相同,開車幾乎每分鐘都能見到看板,我甚至看過路邊小草坪一口氣放了二十幾個,宛如一場無聲造勢,氣勢驚人。

駐村藝術家全是「進步派」(progressive),不管是否喜歡民主黨候選人,基本上一律反川普,厭惡他贊成限縮墮胎權,又對同志和移民不友善。和我配對的大多也是如此,外顯一點的,如正在拍邪教紀錄片的製作人K,個人簡介大大寫著「保守派勿來」,聊天三句有兩句在挖苦保守派邏輯:「統計來說,有槍的人被槍傷害的機率比較高。」(自我防衛是許多保守派支持擁槍的理由。)比較內斂的,則有外表文靜卻熱愛「哥德風派對」的M,她總是留意用字遣詞的合宜,不希望自己的言語傷害到別人,例如稱呼北美洲原住民時,她就對可不可以用「Indian」備感苦惱(有些人認為「印地安人」一詞不妥,因為當初是哥倫布誤認北美洲為印度,才會這樣命名)。

航太公司工程師C是第一個說想投給川普的,他成長於極度保守的阿拉巴馬州,大學畢業於左派著稱的加州柏克萊大學。第一次見面我們沒聊政治,只閒談旅遊和生活,第二次不知道按到什麼開關,他滔滔不絕講起複雜的政治偏好:經過大學洗禮,他擁有許多進步派價值,支持女性選擇墮胎的自由,支持同志,個人也有同志認同;即便如此,他仍贊同不少保守派論點:覺得全球暖化是危言聳聽、認為政治正確過頭了,尤其支持擁槍。C在老家有四把槍,曾祖父、祖父各留一把,自己也有獵槍和手槍。

出身自保守派大本營,到進步派大學念書、進步派城市居住,C說他一開始老是跟人吵架,開玩笑也會被糾正,最後選擇謹言慎行,融入環境,不過內心想法並沒有改變。如今,他身邊所有朋友都反對川普,偏偏這次,他想投給川普,只是不會告訴任何人:「說了,就沒朋友了。」我理解他為何向我全盤托出——兩個半月就離開的過客,不管做何感想,對他都沒有影響。

十一月選舉結束,結果眾所皆知,川普大獲全勝,賀錦麗毫無一戰之力。進步派朋友們相當沮喪,作為旁觀者,我倒是聽了幾個非藝術家朋友的「告解」,坦承自己投給川普。C後來把票給了小黨,畢竟新墨西哥州太藍了,投給川普也沒用。有意思的是,開票那晚,他還跟身邊投給賀錦麗的朋友們一起舉辦開票派對——從頭到尾,直到今天,他的朋友都不知道,他其實沒有投給賀錦麗。

我不禁想,支持候選人輸了的他們,和支持候選人贏了卻不能承認的他們,到底誰比較鬱悶?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美國大選 川普 賀錦麗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獵鷹/粗工日記:推著一輪車,學人生的平衡

曾詩琴/讓我們玩在一起

北雍/再生與更生

劉洪貞/回鍋的油條,吃了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