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坊/社會與個人的文法學

推薦書:박상영(朴相映)/著,尹嘉玄/譯《信任的模樣》(潮浪文化出版)
朴相映善於寫韓國男同志的處境,在《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裡呈現了同志關係中虐心的細節,也寫出了與家人相處時永遠無法釋懷的傷害。《信任的模樣》則是與之風格迥異的小說。乍看之下,小說裡盡是社會新鮮人被公司壓榨的血淚紀錄,但實際上,卻探討了「社會構成」與「個人性格」兩者互相牽制,又互相催生的奇妙關係。
社畜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一個有理想的年輕人開始進入職場,卻被惡質的公司文化一步步侮辱破壞,最後只好放低個人是非對錯的標準,摸索出這個公司的「文法」,最後依照「文法」做事,低頭過日子。這樣的社會化過程,個人並不會因此而得到滋養;相反的,個人開始裁撤突出的性格,刪除善良與理想,並隱藏任何容易遭到側目的特徵(包括性向)。在公眾面前,人人都是面向陽光,裁剪整齊的花園植栽。
《信任的模樣》裡的主角,一開始是公司集團裡的新成員,被上司不斷刁難霸凌。公司文化裡,前輩從前如何被折磨荼毒,一旦媳婦熬成婆,便會將這份怨恨傳承下去。朴相映採用寫實的方法,不厭其煩交代雜誌社菜鳥的工作細節,小說的氣氛因此不如 《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幽默而輕快,反而有種揮之不去的沉悶感。但作者刻意塑造的沉悶與瑣碎,卻像是小火加熱悶燒鍋,逐漸營造出高壓氣氛。比如主角之一金南俊,被上司呼來喚去,忙到沒有自己,但上司卻老愛對他的笑容發怒:「你是有什麼毛病?整天像患躁症一樣傻笑。」讓人欲理智斷線,瞬間爆炸。
小說裡的人物都在某個階段提到這句話:「性格決定命運」,因而成為小說的重複主題。「性格決定命運」,宛若心理成長暢銷書書名,鼓勵大家活出自己的道路,即便社會規範造成種種阻礙,個人的性格卻可以突破這些限制。但在小說裡,這句話卻成為了詛咒──彷彿只要對自己施加這樣的咒語,就能瞬間治癒社會對我們的傷害,而社會也就能繼續施害。金南俊操持著這樣的人生文法,所以沒有爆炸,沒有反抗。他性格裡的謹慎、壓縮和深藏不露,終於成就了他的事業,他的成功。
但偏偏,他是同志。身為大眾人物,他極力隱藏自己的感情生活。疫情發生後,社會產生集體恐慌,尤其是當感染者曾在梨泰院的同志酒吧出沒,同志又成為獵巫的對象。金南俊為自保,隔離時對伴侶表現出反常的冷酷與決絕,斷然與之切割。小心翼翼經營的家,因而產生裂痕,瀕臨破碎。年輕時,他沒有在眾目睽睽之下爆炸,但他的人生與親密關係早就破裂,時時刻刻都在洩漏煤氣。
和《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一樣,《信任的模樣》也以四段敘述作為結構主體。兩對同志加上一個女性同事好友(宛如在熙),彼此的人生串連成故事。《信任的模樣》加入了新冠疫情時的特殊社會氣氛,生活暗處的疙瘩因此被放大,想躲也躲不開。小說裡的韓國青壯年世代,在人生道路上浮浮沉沉,這些人學會永遠不能信任這個社會,但可悲的是,跟著社會的文法活久了,他們知道連自己也不再值得信任。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