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豐/以移動賦形時間

導演盧建彰(左)、詩人潘家欣。(圖/本報記者曾吉松攝影)
導演盧建彰(左)、詩人潘家欣。(圖/本報記者曾吉松攝影)

2024年9月27日,「星期五的月光曲」文學沙龍,由導演盧建彰和詩人潘家欣對談,有鹿文化編輯施彥如主持。

盧建彰生於台南安平,常年移動於他鄉與故鄉之間,他爬梳獨屬故鄉的滋味與記憶,重新定義人地關係。沙淘宮前的菜粽簡單純粹,老闆夫婦堅持一切手工自製,凌晨四點,粽香摻和著竹葉香,賣完即收攤。「足夠就好,這就是一種節度」,盧建彰說。一起吃飯的人,往往令食物的滋味更加鮮明。他在散文集《拍拍翅膀回台南》中,以菜粽之形類比仰之彌高的山岳,回憶一位嶔崎磊落的長輩。

《拍拍翅膀回台南》副標題為「寫給女兒與安平的情書」,盧建彰提及,安平古堡旁一棵百年榕樹,前陣子倒於颱風,令他深受震撼。這棵樹參與數代安平人的日常,也見證他的創傷:好友離世,母親病危,老狗安樂死,盧建彰發現自己一路成為被留下的人。於是他跑步,跑步時「汗水與淚水會混在一起」,別人就不知道他在哭。

同樣來自台南,潘家欣畢業於師大美術系,而後回鄉工作。移轉於南北城市,她認為離開固定位置,才能看清事件全貌。《玩物誌》記錄她的台北生活與「戀物史」,各種小玩具承載故事,形塑生命樣貌。然而,年齡漸長,勢必會向許多人事物說再見,迷戀或反迷戀,其實是與自己的對話。潘家欣以動畫《玩具總動員》為例,說明有些東西不是刻意放手,緣分到了,彼此的路就會自然岔開。

成為母親後,水墨是潘家欣母女二人的共同玩具。女兒的塗抹參與建構作品視覺,令潘家欣思考創作過程中,女兒扮演什麼角色?長大後又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她著迷於美麗的不可預期性,意識到自己「原來什麼都不知道」:「我很晚才知道/身為藝術家/能辦到的事非常少/非常小/藝術家的手/就適合做小小的事/例如幫蝴蝶/重建缺損的翅膀/讓牠自由」(〈新耳朵〉)。

盧建彰認為「我不知道」是創作的重要基礎,如果什麼都知道,就可以離開了。正是因為「不知道」,才使我們還在這裡。他十分珍惜與家人的相處時光,女兒的稚言「我要去可愛了」,在盧建彰心中上升至哲學層次,他反思生命中的種種困惑,什麼是愛?人如何值得這份「愛」與「可愛」?喜歡自己,才能用喜歡的心與一切互動,潘家欣的女兒睡前習慣細數喜歡的東西,最後是「我喜歡我自己」,她也邀請現場聽眾一起練習這句話。

這幾年,每當身心俱疲,不喜歡自己時,潘家欣選擇回頭做陶藝。泥土可以隨意揉捏,也能為之賦形。拉胚過程反映當下身心,當泥土飛出去或破損,就是一種直截的提醒:「你今天狀態不好喔。」奇妙的是,如果足夠耐心,陶藝也是復原的空間,能把自己「磨」回來。

陶器成形後敷以釉藥,從原料到製作,經歷火的重重考驗,以時間換取色澤。潘家欣尤其在意成品的支釘痕,支釘座在高溫下隔絕陶器與底板,用完即棄,如同各種美好事件的推手,「而我們往往看不到托起夢的人」。施彥如笑稱,支釘座的存在,就像編輯的定位。盧建彰曾與陶藝家林信志跨界合作,帶領身心障礙者製陶,策畫展覽「合起來時,要裝些什麼?」。其中,林信志故意打破陶器,或復以「金繼」密合,或實現另類裝載,盧建彰因此感悟,面對殘缺時,可以有不同的思維方式。

破掉便壞了嗎?有時不完美反倒成就更多可能。隨著兩人的分享,觀眾一起移動,也重新發掘自我與世界的關係。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星期五的月光曲 星期五的月光曲-台積電文學沙龍現場報導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江一豪/翩翩棄物

陳其豐/以移動賦形時間

辛牧/光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