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地緣詩學」亞洲藝術為題 8國藝術家聯展隆重登場

圖/國立臺灣美術館
圖/國立臺灣美術館

指導,(以下簡稱國美館)主辦的跨年度國際藝術特展「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今(12/2)日隆重開幕,在Wooonta問他跨界樂團融合二胡、印度西塔琴與低音提琴的旋律中揭開序幕,樂團所帶來的亞洲與世界風格音樂相當呼應本次展覽「地緣詩學」亞洲藝術的主題。菲律賓策展人派屈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策展人金聖淵(Kim Seong-Youn)及臺灣策展人謝佩君(Hsieh Pei-Chun)3位策展人,以及多位國內外藝術家在後疫情時代聚首臺灣。

國美館陳貺怡館長提到,國美館舉辦的亞洲藝術雙年展自2007年開辦以來,已有16年的時光,原訂今年辦理第9屆亞洲藝術雙年展,但因為前一年度疫情之故推遲了策展作業,因此雙年展將改於2024年辦理。雖然如此,國美館對於亞洲當代藝術的發展與推介仍保持高度關心,因此我們在2023年的最後時刻推出本展,希望將這個展覽獻給亞洲。感謝策展團隊對展覽籌劃的投入及奉獻,以及所有熱情參與的藝術家,也特別要感謝文化部、合作單位與借展單位對本展的支持。

策展人金聖淵表示,本次展覽名為「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取名「地緣詩學」是因為其概念比「地緣政治」範圍更廣泛,更具詩意與美感。「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重點則是處理今日人類處於「新冷戰」不穩定時代中的各種現象,很不幸地在籌備本展的過程中,戰爭也確實在世界的另一端爆發了,是故,本展在此時此刻推出,可說非常切合時事。

臺灣藝術家常陵表示,隨著這兩年世界局勢越發的嚴峻,臺灣推向另一種被看見的高度,這樣的氣氛中感受到,人性在面對巨大危機的時候,更能夠激發出強韌的生命力,綻放出美麗的花朵,而藝術作為精神深刻的表徵,經由策展人把geopolitic轉換成geopoetic這樣優美纖細的展覽主題。

印尼藝術家馬哈拉尼.馬羌那嘎拉(Maharani Mancanagara)表示,很榮幸認識許多新朋友來進行深度的對話,同時也從其他藝術家身上學習到不同觀點,以及更了解藝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產生共鳴,感謝所有參展藝術家盡心盡力與了不起的才華,讓整個展間充滿反思與靈感,期待與大家有更多的交流機會。

國美館表示,本次特別以專題策劃的方式,邀請亞洲地區中青輩3位策展人攜手合作,並各自薦選、邀請5位藝術家,匯聚不同的觀點同台展出。跨國策展團隊由菲律賓策展人派屈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韓國策展人金聖淵(Kim Seong-Youn)及臺灣策展人謝佩君(Hsieh Pei-Chun)共同組成提出「地緣詩學」的策展概念。有別於地緣政治較為強烈而絕對意識形態的劃分,「地緣詩學」提供策展領域如何理解世界運作方式的另一種視角,以詩性的踏查重新探尋自二戰後東亞與東南亞的「政經環境」、「日常生活實踐」、「民族國家」與「區域典範」等議題,並藉由探討地理與藝術的關係,營造出獨特且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對話空間。

國美館長陳貺怡致詞

左起為菲律賓策展人派屈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韓國策展人金聖淵(Kim Seong-Youn)及臺灣策展人謝佩君

臺灣藝術家常陵致詞。圖/國立臺灣美術館

本次展覽共邀請來自日本、韓國、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以色列、臺灣等8個國家,共15組/位藝術家,共計展出約55組件作品,以各自的創作方式與作品回應展覽議題。如韓國藝壇重量級數位藝術創作先驅李庸白,展出其經典的錄像與裝置作品,其中〈天使士兵〉藉由柔和而看似靜止的畫面,呈現士兵穿越假花叢林的過程,反映戰爭時期的資本主義,以及華麗外表下所隱含的緊張對立關係。韓國藝術家雙人組合文敬媛與全濬浩(Moon & Jeon)的作品〈自由村落〉為一錄像創作計畫,以源自70年前的為楔子,透過在影像中穿梭於時空的物件,呈現彷彿時間停止流轉社會樣貌,探討當前社會的矛盾與限制。

活躍於當代藝術圈的印尼藝術家馬哈拉尼.馬羌那嘎拉(Maharani Mancanagara),藉由繪於木板上的炭筆繪畫、印製於布料上的報導文字等大型裝置作品,重現祖父輩的記憶,並體現歷史敘事的不完整性與動態性。臺灣藝術家常陵則展出油畫作品《戰前準備》系列,以偽預言的創作方式反思歷史的覆蓋與竄改,以及圖像、線條和個人記憶裡對歷史紀錄的影響。臺灣藝術家王湘靈則展出現地製作的聲音裝置〈回應〉,呈現自身的生命經驗,並探討時間與空間的不確定性與不同的觀看可能。藝術家郭俞平則以〈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脖頸在尋覓陽光,腦子求索著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探討歷史的離散、移民的歷史書寫,以及新移民女性的身分認同、知識體系及不同身分之間的轉化與融合。

「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即日起展至2024年3月10日,更多有關展覽及活動資訊,敬請密切關注國美館官方網站及Facebook粉絲專頁。

「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

時間: 2023年12月2日至2024年3月10日

策展人:派屈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金聖淵(Kim Seong-Youn)、謝佩君(Hsieh Pei-Chun)

地點: 國立臺灣美術館 102、202展覽室

黃沛涵,〈青年活動(五)〉。圖/國立臺灣美術館

常陵,〈戰前準備-未及的廢墟 2〉。圖/國立臺灣美術館

張紋瑄,〈某人傳〉。圖/國立臺灣美術館

陳庭榕,〈信封(音高)〉。圖/國立臺灣美術館

鎌田友介,〈日式房屋(1930年代的臺灣、巴西、南韓)〉。圖/國立臺灣美術館

郭俞平,〈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脖頸在尋覓陽光,腦子求索著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圖/國立臺灣美術館

李庸白,〈天使士兵〉。圖/國立臺灣美術館

傑特.萊科,〈八打雁塔爾,1500 BC〉。圖/國立臺灣美術館

徐平周,〈我們所投的票,讓他們成為了船民〉。圖/國立臺灣美術館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文化部 國立臺灣美術館 音樂 歷史 韓國 裝置藝術 展覽資訊 文物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抽獎】動漫神作《鋼之鍊金術師》20週年紀念巡展在台北三創!必拍展區和5大亮點

高美館《元漱 – 袁慧莉的身・筆・墨》翻轉傳統水墨 作品蘊藏女力美學

忠泰美術館《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400+件檔案,爬梳30年間的建物軌跡

當代藝術與史前遺物共振!高美館新展《考古混響》驚豔登場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