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抽獎】史上首位以色彩取代線條的藝術家:威廉·透納

《俯視特維德河的諾漢姆城堡》(Norham Castle on the Tweed)/透納蝕刻,查理斯鐫刻並製作成美柔汀,水彩上色/1818/被納入第三版《研究之書》 (圖/TATE)
《俯視特維德河的諾漢姆城堡》(Norham Castle on the Tweed)/透納蝕刻,查理斯鐫刻並製作成美柔汀,水彩上色/1818/被納入第三版《研究之書》 (圖/TATE)

●本文摘選自三民書局出版之《色彩魔術師:👉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末精彩,不要錯過喔!

文/韓秀

沒有人真正了解少言寡語、極少寫信、素描簿裡只有線條和色彩甚少文字的透納有著怎樣複雜的內心世界。人們不知道一七九七年,在英格蘭北部的漫遊在他的心底裡銘刻出了怎樣的印記。尤其是位於英格蘭與蘇格蘭邊界處的古城堡諾漢姆(Norham Castle),那座城堡高踞於特維德河(River Tweed)上,俯視著連年不斷的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的戰爭。不是太遙遠,也不是太近,從一二九六年到一三二八年,蘇格蘭從被侵占到再次獨立,真正是血流成河,那是怎樣慘烈的歷史圖景。

書名:《色彩魔術師:透納》
作者:韓秀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時間:2025年1月22日

二十二歲的透納來到了古戰場,不能、也不願意想像,在陽光下潺潺流淌的特維德河曾經被鮮血染紅。第二年,根據心中不可磨滅的印象,透納繪製了美麗的水彩傑作,他自稱是研習之作的《諾漢姆城堡》。多了平和、恬靜,少了廝殺、搏鬥,貼近透納造訪時的瞬間,遠離了歷史。透納內心對和平的渴望成為畫作的主旋律。查理斯愛極了這幅水彩畫,一再希望將這幅作品作成美柔汀,納入《研究之書》。但是,透納卻不置可否。

一直等到一八一八年,透納親自重新設計了整個畫面,將巍峨的諾漢姆城堡與壯闊的特維德河置於畫面的中心,查理斯才得到機會製作這一幅在整本《研究之書》中格外吸睛、格外莊嚴的作品,作品完成,被納入第三版的《研究之書》。又一個二十年過去了,透納已經進入了藝術生涯的另一個階段,在他的創作中,色彩成為主旋律,幾乎完全地代替了線條。一八四五年,透納完成了油畫作品《日出,諾漢姆城堡》。

從有關諾漢姆城堡的水彩研習之作,到描摹諾漢姆城堡沐浴在朝陽下的油畫作品,經過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歲月,兩幅作品現在都在倫敦,都在泰德美術館。我們終於可以了解,為什麼透納那麼期望他的作品能夠被收藏在同一個地方。他的心願最終並沒有實現,但是,相當數量的作品畢竟還是留在了泰德。讓兩百年後的人們能夠多少了解透納被沉重的緘默所掩蓋的內心波瀾。

《諾漢姆城堡:水彩研習》 (Norham Castle: Colour Study)/水彩/1798/現藏於倫敦泰德美術館。 (圖/TATE)

一幅如詩如歌的美麗作品,近景特維德河兩岸的丘陵與畫面中心城堡遠景帶來了視覺的美感。河面上,一艘帆船正緩緩行駛。沐浴在蔚藍色霧靄中的諾漢姆城堡以及不遠處的房舍都處在溫馨、寧靜的氛圍中。朝陽照射下,畫面格外溫暖。

《俯視特維德河的諾漢姆城堡》(Norham Castle on the Tweed)/透納蝕刻,查理斯鐫刻並製作成美柔汀,水彩上色/1818/被納入第三版《研究之書》 (圖/TATE)

這一幅美柔汀的上部邊緣,撰有字母P,將歷史上的血腥擯棄在外,以田園牧歌的形式倡導和平。與水彩作品相比較,諾漢姆城堡居中,雄踞於丘陵之上。遠處,特維德河上仍有帆影,近景卻顯示此處水淺,牛隻正站在河中飲水。岸邊有石階小屋,一人站在岸上,正在迎接搖著小船前來的友人。朝陽自城堡背後冉冉升起,照亮寰宇,城堡本身仍然處在陰影裡。畫面結構之嚴謹,令人嘆為觀止。

《日出,諾漢姆城堡》(Norham Castle, Sunrise)/油畫/1845/現藏於倫敦泰德美術館 (圖/TATE)

不見房舍、人物、帆影,只剩藍色城堡、遠處米色建築、近處金色河水、棕色牛隻、淺棕色河岸,以及藍天上那一輪不能逼視的太陽。色彩坦露了心情,人類的微不足道清晰可見,透納熱愛、尊崇的自然成為宇宙的主宰。一切回復本真,是為透納,史上第一位藝術家,用色彩取代了線條。

●本文摘選自三民書局出版之《色彩魔術師:透納》👉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本次由「琅琅悅讀」主辦,歡迎踴躍回答下面的票選問題,並留下聯繫email(僅供本次活動使用)即可參加抽獎活動,投票時間至6/30 23:59止。投票次數越多,中獎機會越大!

懸崖上的城堡廢墟風景畫(Landscape Composition with a Ruined Castle on a Cliff)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92–3。(圖片來源:TATE)

布魯嫩,從琉森湖的視角:樣本習作(Brunnen, from the Lake of Lucerne: Sample Study)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843-5。(圖片來源:TATE)

阿波羅和達芙妮的故事(Story of Apollo and Daphne)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837。(圖片來源:TATE)

「歡呼吧!幽冥號捕鯨船!又獲一鯨!」(‘Hurrah! for the Whaler Erebus! Another Fish!’)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846.(圖片來源:TATE)

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842.(圖片來源:TATE)

展覽資訊:

「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英國泰德美術館典藏
展覽時間:2025.6.27-10.12
展覽地點:中正紀念堂 一、二展廳
udn售票官網:https://ufl.tw/gznwm
展覽FB:https://www.facebook.com/turnertaipei2025/
展覽IG:https://www.instagram.com/turner_taipei2025/

★售票連結|https://pse.is/7f8nv6

【參展藝術家】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以下依姓氏字母順序)

約翰.亞康法(John Akomfrah)
愛德華.伯汀斯基(Edward Burtynsky)
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
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

霍德華.霍奇金(Howard Hodgkin)
羅尼.霍恩(Roni Horn)
彼得.蘭永(Peter Lanyon)
理查德.朗(Richard Long)
麗莎.米爾羅伊(Lisa Milroy)
科妮莉亞.帕克(Cornelia Parker)
凱蒂.帕特森(Katie Paterson)
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
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
潔西卡.沃博伊斯(Jessica Warboys)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抽獎活動 透納 名畫 藝術設計 印象派 展覽資訊 書摘 出版風向球 愛書任務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父親總是不善言辭?想表達關心,記得將對話聚焦在子女的感受和想法上

收入有限、支出無限,租屋小資、三明治族群如何儲蓄理財?

空間有限的道理,也適用於我們的時間與大腦

【投票抽獎】盛夏蔬食上桌!「彩色瓜果炒十錦」吸睛又開胃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