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令/金銀花與多翼蛾

上完花課,把分配到的花材,包好帶回家,氣喘吁吁的時候,只能全部先放在浴室地板上。地板排好的容器都裝滿水,讓花材一回來就喝水休息。
上廁所時,會恍惚以為自己置身花園。馬桶上的我不滑手機,會摸摸花材,像跟它們一一握手,「你好你好,歡迎歡迎」的感覺。打過招呼後離去,門一關上,又把花材全拋諸腦後。
有時候忘了插,有時候懶得插,更多時候,是插完了好幾盆,花材還是有剩,但全身氣力與心神皆已所剩無幾,獨留一口氣,爬到浴室外頭去喝茶休息。一不小心休息得太快樂,隨即忘記還有剩花在浴室裡站得直挺挺等我。
有次的剩花,是一大把金銀花,好幾枝完整的枝條,原封不動。也許是我駕馭得不好,總覺跟其他花材難搭配,怎麼嘗試都不和諧。從帶回家放到枯萎、丟棄之前,金銀花都一直住在浴室。
意外的是金銀花很香,超出我想像的香,宛如蛋白糖霜般甜美,或像剛打發的蛋白輕柔滑膩。每次打開浴室就有撲鼻花香,我逐漸迷戀上金銀花的香,反倒不想它離開浴室。
有些插花作品隨著時間或狀態,凋謝速度不一致,每隔幾天,就會看看狀態,修修葉子或枝條。如果整體都不理想,到了再修下去就無構圖或美感可言時,整瓶花就需要重新插。通常,若手邊還有剩花,也許有機會遞補空缺,再次練習,更新一瓶花的想像。
偏偏我沒有辦法放棄金銀花的香氣,就連為了它,把其他花當配角,插成一瓶作品一起放在浴室裡布置都不願意。金銀花因此一支獨秀地被我供在浴室中。直到香氣減弱,逐漸衰敗落花,葉子零落滿地,我才萬般不捨地放手到垃圾桶裡。
難得一見的寶貝
不久,家裡出現一隻蛾。亂七八糟飛舞。我沒有多想,以前家住一樓也常有不起眼的小小灰蛾(伴侶告訴我那是衣蛾),如果出手打,就是一掌的銀粉。
那隻蛾莫名狂舞,亂飛得我心煩,彷彿提醒我有新增的飛蚊症一樣惱人。我找了一個透明塑膠盒,鋪天蓋地把牠罩住。然後,像繳稅一樣地拿給伴侶。
在一起至今,不管在生活中找到或抓到什麼非人物種,第一個就是先上繳給伴侶,因為他會像神奇寶貝大師(某種博物學家),很快告訴我這是什麼寶貝。
蛾交給他之後,伴侶果然哇啦啦跑來問我哪裡抓的。我說不知道,就在房間裡一直飛很煩。現在住在公寓的頂端,家裡很少出現蟑螂、蚊子、果蠅、螞蟻以外的昆蟲。
伴侶一邊查資料,一邊跟我說,這是難得見到的物種,叫「多翼蛾」。我問為什麼不容易見到,伴侶說,因為它太小,要在野外找到,甚至抓到都很困難。
伴侶在房裡衝進衝出,四處東看西找,忽然注意到那袋扔滿金銀花的垃圾桶,隨即聯絡之前合作過蛾類調查的一位專家。一通電話哇啦啦講完後,伴侶興味盎然地開始翻垃圾桶,把金銀花一枝枝拿出來,一片片葉子檢查,表面與葉背都不放過。
伴侶興奮跟我說,你看這片葉子有取食痕跡,一定是當初這隻多翼蛾的幼蟲住在金銀花葉片時的食痕。因為這類蛾的幼蟲極為迷你,並非表面可見。牠們會鑽進葉子裡,造成葉片局部扭曲變形,形成蟲癭。伴侶相信,如果能在金銀花的葉片上找到蛾的蛹,就是有力的證明。我問,證明什麼?伴侶說,證明牠小時候就是吃這片葉子長大的啊。
這次真是開了天眼
果然,真的被眼尖的伴侶找到蛹。他再度致電給研究蛾類的前輩,前輩說等等來取,隨即開車過來,直接把還在飛舞的蛾跟找到的葉片與蛹一起帶走,進行後續的拍攝紀錄。
我回神,看著被翻成一地的金銀花的殘骸,沒想過插花居然還能參與到公民科學。
忍不住想著,如果我一開始就把金銀花當作花材使用,肯定少不了這裡修枝,那裡剪葉子;別說肉眼看不看得到幼蟲,我平凡的心眼,連花葉中可能藏有其他努力成長的生命,都無法想像。
這次真是開了天眼。
隨著插花經驗的累積,也不斷增添除了花材以外,遇到其他物種的機會。
譬如,室友有天跟我們聊天,說看到我們客廳插的一大瓶花上面有毛毛蟲在爬,真可愛呢。我們大驚失色,跑去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唯見不少的葉片上確實有啃痕。
追問室友為何沒立刻告知,室友疑惑反問:「你們不知道?我以為是你們帶回來要養的。」
我們無緣見到的毛毛蟲,不知躲去哪裡。最後找到一個看似蛹的小東西,結果也沒有成功孵化,究竟是什麼蟲,永遠成為一個謎。
之後,我邊插花邊學習觀察意外的啃痕,與小昆蟲捉迷藏。
最深刻的依舊是第一次的經驗,讓我認識金銀花的香氣,也認識到多翼蛾的幼蟲以此為食。
後來有機會去金門參與活動,離開前逛到伴手禮店,意外發現有金銀花茶。買了茶袋回來,喝著喝著,想念金銀花香,有時,想念那隻剛化出來狂舞的多翼蛾。眼看,金銀花的花期又近了。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