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函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家
「我不想去醫院。」用棉被把自己裹住,她躲在床邊,像個孩子。
但她不是孩子,是一位六十歲的越南婦人,她先生說太太躁鬱症又發作了,請我們用救護車送她就醫。而我看到婦人才想起來,自己曾送她去醫院過,原因是後腦勺外傷。
起初她不願配合,溝通後勉強讓我們量測生命徵象。我們不得已向她謊稱血壓太高,需要馬上送醫,不料,上救護車前她意外聽見醫院的名字,驚覺受騙,情緒再次激動起來,衝回房間。
評估婦人沒有自傷傷人之虞,我請員警與同事先離開房間,一個人與她聊聊。我走到房外,側身靠牆,試圖降低她的防備心。
「妳願意和我聊天嗎?」
「好啊。」
我刻意與她談起越南,談著談著,原本站著的她平緩許多,願意坐下來,還分享許多關於家人在越南的事。原以為稀鬆平常的聊天,有機會再說服她就醫,然而努力一陣後,始終沒有共識。期間,家屬再次前來勸說,瞬間高漲的情緒令她憤而拿起煎鍋作勢要攻擊。員警無奈下只好強制送醫,她眼看自己一人抵擋不了眾勢,乖乖配合。
送醫途中她和我提到,自己來台灣三十年,生了兩個兒子。以前在越南生活貧苦才會來台灣,沒想到近年夫妻失和,幾次情緒不穩甚至操起木頭想攻擊丈夫,上次後腦會受傷就是與丈夫吵架而致。
她還告訴我,我和她兒子長得好像。我脫下口罩問,真的像嗎?她說真的好像,下一秒眼淚便撲簌簌落下,說自己不想回家,又說好想回家。
我被搞糊塗了。她才接著說,丈夫待她不好時特別想回越南,但又怕自己想念在台灣的兒子;兒子在外地偶爾才回家,上次還帶著女朋友回來。
「台灣才是我的家,我愛台灣,我不想回越南了。」到院後她如此下結論。
不知道對她而言,哪邊才是她真正的家,是台灣,還是越南?是不是思念之情把我誤認成兒子?看她坐在椅上等候問診的落寞身影,我想起一句話:「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