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麗賢/蝸牛紀事
炒螺肉風潮
那一天清晨,台北下雨,我如常七點到校,經過校園的小徑,眼睛忽亮,一隻蝸牛正從晨露濡濕的草堆中探出牠的觸角,四處覓食。我端詳那隻蝸牛,逗趣地觸摸那對觸角,觸角縮了回去,身體蜷縮在一起。在都會校園裡邂逅蝸牛,一分特殊的情感在胸臆滋生,想起撿拾蝸牛餵養家禽,並掙取零用錢的歲月。
在農村長大,看到毫不起眼的蝸牛在路上或草叢間悠哉爬行,稀鬆平常。母親交代我,早晚提著草簍在田間撿拾牠們,回家後敲碎蝸殼,就可餵養雞鴨鵝群。
然而,在我讀小學到國中的兩三年間,台灣捲起一陣收購蝸牛之風,鄰居一個個趨之若鶩。母親說,熱炒店和夜市掀起吃「炒螺肉」的風潮,市場亦賣起蝸牛肉。原本乏人問津的蝸牛,經收購商漫天喊價,登時身價翻倍。
當時父親工作因政治選舉恩怨而交卸,母親打零工,哥哥正服兵役,家裡經濟無固定來源,雖不至於一貧如洗,但我感受繳學費時左支右絀的窘境。因應蝸牛收購商來訪時間,母親囑咐我提早起床,上學前一小時到附近撿拾,放學後再次梭巡。如此一天兩回,有時一日可累積近十公斤,每公斤收購價五元,一天即能獲取五十元,加減貼補家用。
霪雨霏霏的梅雨季節,就是賺錢的好時光。儘管天氣惱人,但我把握清晨和黃昏,提簍在身,於迷濛的雨霧中,撿拾碩大的蝸牛。然而,當一群同樣想賺取零用錢的孩童加入後,愈來愈不易見到蝸牛的身影。後來,我無意間發現牠們獨自背著殼,信步在枯枝敗葉間爬行,竟像發現金礦那般欣喜。
母親幫我妥善安置蝸牛的住處,等待收購的阿伯舉起裝滿又濕又黏的蝸牛袋子往秤上一放。磅秤飛快搖擺、定位,阿伯笑了笑,從沉甸甸的錢袋中掏出五十元硬幣塞給我,我原封不動地轉給母親,這樣的情景持續近三年。
蝸牛的身世
有人吃蝸牛肉,有人收購蝸牛,我在成長中與蝸牛結下不解之緣。
因著對蝸牛身世的好奇,我從學校圖書館查閱資料,亦請教生物老師。原來,要被稱為蝸牛,必須有一個碳酸鈣的外殼,以及一個軟體。蝸牛的台灣閩南語叫「陸螺」或「露螺」,是身體柔軟、背著重殼、緩慢爬行的動物,而我在農村撿拾的大部分是非洲大蝸牛,在生物學屬於軟體動物中的腹足綱。《爾雅‧釋蟲小記》提到:「蛞蝓即螔蝓,與蝸牛為一物。」蝸牛和蛞蝓長得很像,但蝸牛有殼,蛞蝓則無。
除了殼,柔軟的身體是牠們重要的特徵,寬廣而用於爬行的腹足扁平,底部分泌黏液,方便足部利用肌肉收縮,在不同表面上滑行;呼吸在類似肺的組織,空氣由吸氣孔進入。頭部具有兩對天線般擺動的觸角,有眼一對長在後觸角的頂端,皆是軟體重要的構造,也是蝸牛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其口腔內有顎及形似銼刀的齒舌,用來咀嚼及切碎食物,食物以植物為。
究竟哪些國家的民眾是食用蝸牛肉的饕餮?據說法國、西班牙、非洲和中國大陸、東南亞一些國家會食用蝸牛肉。
稍長,閱讀白居易〈對酒〉:「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詩人竟能從蝸牛的觸角,引發生活哲學。這幾年閱覽媒體報導,亦有兩則與蝸牛相關:一是知名的企業家族,因食用蝸牛肉引發寄生蟲纏身的致命悲劇;另一是十歲男童撿拾蝸牛,籌措爺爺的手術醫療費。這兩則新聞皆令我不勝唏噓。
三十餘年前服預官役,曾在高雄南部的熱炒店看見廣告佳肴「炒螺肉」,而今鮮少聽到收購蝸牛情事。儘管蝸牛業已蕭條,那一段歲月仍埋藏在我心底。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