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郁佳/不要溫馴地步入良夜──《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

聚焦實境秀。(圖╱可樂王)
聚焦實境秀。(圖╱可樂王)

▋料理檯上的階級文化

從《寄生上流》到《魷魚遊戲》,階級議題成了南韓影劇的流量密碼。到了《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更以羅馬帝國競技場般的千坪舞台破題。在一片黑暗中,環形餐桌圍繞全場,襯出地板正中圓徽紋章,節目logo,黑白對切,把南韓太極旗圖案改成簡潔的洛可可風。隔著高腳杯、水晶燭台望去,柔焦抹糊了背景一排壁燈投在黑牆上的橘紅光弧,暮寒煙水迷離。桌飾大把花葉後,一盞盞暗籠金紗小桌燈,照著不鏽鋼蝕刻名牌,黑盤子上疊白盤子再疊黑盤子,盤底襯以雪白亞麻餐巾,連低溫空氣都顯得貴不可攀。上流氛圍令踏進空廳的圍裙青年廚師驚覺走錯棚:「比我想的還嚴肅。」

許多熱門餐廳的年輕廚師接連入席,抬眼頭頂上有人走動。二樓看台環繞,白衣男女好整以暇,憑欄眺望腳底的人群。底下人認出是總統御廚、節目冠軍,畫外音紛紛驚嘆其尊爵不凡、明星魅力。樓上竟不是評審,是種子選手,二十位「白湯匙」帝國貴族居高俯瞰場內奴隸相鬥,八十位「黑湯匙」必須自相殘殺到剩下二十強,才可挑戰老行尊一決勝負。白湯匙個個名震江湖,上遍料理實境秀;黑湯匙只許以綽號示人,小人物無名,拿到冠軍才會有名字。

資本主義的高壓競爭,像精品店員從頭到腳來回打量你,投以「你買不起」的一瞥後,輕蔑別過頭,陪笑跪地替貴婦試鞋。差別待遇,令人震撼。我想起初到首爾,驚訝展演場館的高聳堂皇,巨大量體像蹲伏的怪物般俯望著街道人潮,殖民帝國震懾臣民的權力建築風格,在它面前你什麼都不是。台灣即使Bellavita貴婦百貨的巴洛克黃金石牆城堡,相形只像片吐司。

▋無名小卒的挑戰  

我想《黑白大廚》是改編《末日列車》:火車前段像東方快車般貴族奢華,後段是勞工貧民窟,吃貴族的屎才沒餓死。庶民起來暴動奪權,先要從囚牢放出設計列車的工程師南宮民秀。在《寄生上流》裡,南宮賢子設計了半山豪宅和避難地下室,暗喻南韓財團政治始於美蘇冷戰體制。《黑白大廚》也誕生自南韓買版權重金複製的一系列美國電視實境秀,排場奢華則更上層樓。各顯神通競爭驚人技藝,限時急迫逼人熬夜加班,趕上了終於鬆口氣。接著提心吊膽,懸疑屏息醞釀賽果,宣洩勝者的歡呼,敗者的落淚。有選手互擁打氣的美好時刻,也有內外勾心鬥角製造起伏,《黑白大廚》一樣不缺。

不料案情並不單純。黑湯匙逐一單挑白湯匙,評審盲測:只以味道決勝負,消除先入為主歧視。就如羅伯特.帕克以紅酒盲飲打破世襲階級貴賤迷思,讓低價品牌憑實力突圍上位。情勢逆轉,白湯匙一世英名,也可敗於無名小卒而失色。原來坐擁名氣權位資本,就要相對承擔更大責任。稍一鬆懈就會被人拉下馬,沒有靠名氣擺爛打混的空間。

原來奢侈的,不是天文數字製作預算,而是說服白湯匙冒險參賽。《魷魚遊戲》若能把看台權貴觀眾拉下來拚生死,那就不是《魷魚遊戲》了。

敗部復活團體戰,黑白湯匙混合編組,不同階級變隊友,同階級反成了敵人。甚至職場廚房階級分明,白湯匙包袱漸現,都當了多年老闆,不熟底層打雜粗活。鄭智善說沒切過肉,都叫人切。白湯匙隊長曹銀珠不敢向名人隊員發號施令,反而不如黑湯匙隊長三星指揮若定。團體戰意見越多越不利,白湯匙不再指揮全局,反而淪為備料,被隊友看成沒用。三隊各自票選淘汰一員,兩位黑湯匙自請離隊,緩和了尷尬。同隊男女白湯匙都自知可能淘汰,卻沒開口。大老闆習慣受尊崇,更措手不及。

四任總統御廚、五十二歲的白湯匙安惟鍟最終被投票驅逐,顛覆儒家敬老尊賢。他原以為來當評審,聽到是參賽者而拒絕,因製作單位說「還沒代表湖南的廚師」才來。安惟鍟說像當頭一棒,大受打擊,台、韓觀眾抱屈。隊友「料理狂人」受訪說想投自己,製作單位勸阻,對安惟鍟抱歉。節目把這場秀設計成法國大革命獻祭皇后的斷頭台,開場的階級高壓,至此煙消雲散。

▋營造反差與翻轉

到了八強賽講人生,「阿姨無菜單料理一號」做安東湯麵。青菜白麵,比度小月擔仔麵還寡淡。回憶母親菜場擺麵攤養活一家子,但她以貧窮為恥,討厭湯麵。直到母親病倒,她接下麵店,才喜歡這道菜。舞台背景放大巨幅早年黑白照,黑暗中的LED伸展台參道,已不再是炫富,而是午夜夢迴淒楚羞恥,從今天的成就、幸福,肯定全民共通的貧窮回憶,含淚也甜蜜。

安東湯麵的移民版,黑湯匙「拿坡里美味黑手黨」用墨魚麵餃,做成大包黑垃圾袋造型,象徵拿坡里垃圾大戰的艱苦過去,同樣憶苦思甜。最後他決戰從小移民美國的白湯匙天王李愛德華,反敗為勝,站上聖壇般的冠軍獎台。實境秀結束於選手全員便服回歸,各自訴說對烹飪的一生熱情,不再是無名小卒,每個人都獨特且意義重大。原來開場的階級壓力,只為層層遞進營造反差、鋪墊庶民的勝利。以評審專業、選手創意,訴求階級社會仍存在機會平等,但要挑戰白湯匙,須先勝過絕大部分黑湯匙。

華爾街運動帶起反抗潮,出身中產的年輕人,在全球化暴富中被篩落,地位相對被剝奪,常歸罪體制不公,憤恨絕望,自暴自棄。《魷魚遊戲》痛訴階級悲歌,《黑白大廚》卻是階級頌歌,訴說中老年既得利益者不能怕輸避戰落跑,只要敢接下小卒的挑戰,失敗雖可恥但有用,打包經驗繼續競爭。而年輕人就像嘻哈巨星,不必乖巧溫馴,即使自我懷疑,也可開嗆「我會痛宰你」,因為努力本身就是勝利。

韓國文化補助能成就產業,不只因為砸錢多,還因為高壓競爭、評審認真。

壓而不垮,向世界怒放光華,來自這番狂氣。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當代文化現場 聚焦實境秀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廖玉蕙/在聊齋裡迷航(上)

凌性傑/在時間裡

鄭培凱/羅馬麵食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